昨天凌晨4点半,广陵区沙头镇陈祠村,菜农吕万祥已早早驾车出门。“快过年了,好几个点的菜要送,不能耽搁了。”吕万祥在沙头万亩无公害蔬菜园区承包了100亩的连栋钢架大棚,种植无公害蔬菜十余种,每天要将菜送往市区东花园、荷花池、四季园菜场和各大超市。尽管忙碌,但每天几千元的进账还是让他十分开心。在沙头蔬菜基地,像吕万祥这样的种植户还有许多。
春节临近,市场蔬菜供应情况如何?记者昨探访扬州“菜篮子工程”基地——广陵区沙头镇发现,该镇大力发展现代高效农业,不断推广新品种、新技术,让市民吃上更丰富、更安全的蔬菜;建立从田间到餐桌直供体系,让市民吃上更便捷、更新鲜的蔬菜……十年来,该镇蔬菜种植面积逐步扩展,如今年产量超过8万吨,年产值达3.1亿元。
“今年我们还将建设蔬菜产地交易市场、扬州市民蔬菜配送市场等,推行‘生产基地—产地市场—连锁超市(店)、社区、学校、企业’的流通模式,实行标准化、网络化和品牌化经营。”沙头镇党委书记林道顺说,每天将“田里种的”、“棚里长的”、“栏里养的”直销到城市居民手中,减少了中间流通环节,拉近新鲜农产品从“田头”到“餐桌”的距离。
每天供市区地产蔬菜八成以上
沙头,有“扬州菜篮子”的美誉。从上世纪80年代起,沙头即开始在蔬菜上做文章,但是效益并不高,许多农民宁愿在工厂打工,也不愿留在土地上。如何才能增加农民收入?沙头镇党委、政府从现代高效农业破题,历经十年发展,如今已建成了万亩无公害蔬菜产业园区,日供蔬菜近200吨,占扬州市区地产蔬菜的80%以上。
来源:中国水果蔬菜网
以上是网络信息转载,信息真实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