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滨州市的大雾天气总是散了又来,光照不足、棚内温度下降加上湿度大等原因,导致大棚蔬菜发育异常、产量下降,同时也给蔬菜运输带来影响。价格虽因产量下降而略有上升,但杯水车薪,还是让农民收入大幅减少。惠民县李庄镇冯马村种植大棚蔬菜的村民们就遭受此劫。
大雾持续近一月 大棚蔬菜产量下降60%
今年进入1月份开始,滨州市频繁出现大雪及大雾天气,这给大棚蔬菜的生长带来一定的影响,惠民县李庄镇冯马村种植大棚蔬菜的村民们苦不堪言。“大棚蔬菜生长的必要条件是光照和温度,而大雾的出现正好让这两个条件都无法得到满足,今年的黄瓜长得奇形怪状的,产量也大幅下降。”村民冯崇伟说。
冯马村在村主任冯崇宝的带领下,现在已经建成14个种植黄瓜的蔬菜大棚,每个棚3.75亩,正常情况下预计这一季一个棚产量能达到五万斤,“现在一个棚也就能产2万多斤,减产一半还多,14个大棚算下来,整体损失60%。”冯崇宝告诉记者,正常大棚里中午时分温度最高,在32℃左右,但在大雾天气里,没有阳光,棚内温度就上不来,加上低温造成地寒,“现在大棚里温度也就20℃,黄瓜生长极其缓慢。原来这时候就该到黄瓜的盛果期了,现在还不如初果期时摘得多。”
记者在其中一个大棚中看到,受连续大雾的影响,这里的黄瓜长得“奇形怪状”,本该处于盛果期的黄瓜,一根藤上能长3、4个黄瓜,可现在只有一个甚至有的藤上一个也没有。而且结的黄瓜也是比正常黄瓜短、头大。冯崇宝表示:“持续大雾天气造成棚内湿度大,因为没有阳光,达不到适宜温度也不能通风,所以黄瓜病虫害也比较厉害。”
大雾阻碍交通 运输难导致蔬菜滞销
大雾天气不仅影响蔬菜的生长及产量,同时也给运输带来麻烦。今年以来受大雾影响,滨州市高速公路多次被封。高速的封闭导致了运输的不畅,使得一些蔬菜无法及时外运,部分蔬菜只得市内自销,造成部分蔬菜滞销。
来源:齐鲁晚报
以上是网络信息转载,信息真实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