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28日,农业部举行新闻发布会,介绍《全国现代农作物种业发展规划(2012-2020年)》有关情况。农业部种子管理局副局长马淑萍表示,当前的种子企业准入门槛“过硬”,企业结构正在优化。未来将通过加大种业投入、支持企业发展等四方面手段推进规划落实。
对于外资种业的冲击,马淑萍认为,国外品种进来“有利有弊”,带来了先进的技术、服务理念等,应该提高合资的质量和水平,坚持合作共赢。
大企业增加 小企业减少
去年12月26日,《全国现代农作物种业发展规划(2012-2020年)》以国务院办公厅文件正式印发。规划明确了种业发展的时间表,目标分为2015年和2020年两个阶段。到2015年,前五十强种子企业市场占有率达到40%以上。到2020年,前五十强种子企业的市场占有率由目前的30%提高到60%以上。
根据农业部新修订的《农作物种子生产经营许可管理办法》,“育繁推一体化”的种子企业的注册资本由过去3000万元增加到1个亿,“经营两杂”种子企业由过去500万提高到现在3000万,从事进出口企业由过去的1000万提高到3000万。注册资本要求提高的同时,还强调要有固定资产,如“育繁推一体化”企业的固定资产要求是5000万,进出口企业的固定资产要求是1000万。
马淑萍介绍,种子企业的数量正在减少,由新办法实施前的8700多家,降到现在的6296家,减少了28.7%;同时企业的结构也在优化,大企业在增加,小企业在减少。在6200多家企业当中,注册一个亿的企业是59家,新办法实施之前只有32家。3000万以上的企业是445家,新办法实施之前只有324家。3000万以下的企业原来是8200多家,现在只有5700多家。
四方面推进规划落实
马淑萍介绍,将从四个方面推进种业规划落实。
一是强化合力推动。农业部将会同有关部委合力推进规划落实,并推动各级地方政府和有关部门结合当地的实际和特点,将规划落到实处。
来源:中国证券报
以上是网络信息转载,信息真实性自行斟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