截至目前,除黑龙江外,其余30个省份的年度经济数据皆已揭晓。2012年,各省份经济总量稳步上升,浙江、江苏、内蒙古三地人均gdp首次突破一万美元大关。广东经济总量连续24年位居全国首位,但和江苏的差距越来越小。
多省人均gdp过万美元
根据各省年报,多个省份去年经济实现了新突破。其中,陕西经济总量实现历史性跨越,在全国排名前进一位,上升至全国第16位,并出现该省首个gdp超过千亿元的县——神木县,韩城市龙门镇和洛川县交口河镇两个gdp上百亿的百亿镇。
同时,多个省份人均gdp突破了一万美元大关。江苏省政府工作报告指出,过去五年来,江苏gdp连跨三个万元台阶,2012年达5.4万亿元,人均地区生产总值突破1万美元。
浙江省政府工作报告显示,2012年浙江省生产总值34606亿元,五年年均增长9.6%;人均生产总值63266元,首次突破1万美元。
内蒙古数据显示,2012年,内蒙古gdp达15988.34亿元,按内蒙古常住人口计算的人均gdp为64319元,折合10189美元。内蒙古人均gdp首次突破万美元大关。
此前人均gdp超1万美元的中国省级单位只有京津沪三市。按照世界银行的衡量标准,人均gdp超过1万美元是公认的从发展中状态进入发达状态的标线。这意味着,目前已有包括浙江、江苏与内蒙古在内的6个省市区进入“发达状态”。
不过,内蒙古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教授赵海东认为,内蒙古人均gdp突破一万美元,一方面与其人口基数较少有关,仅表明人均产值达到了这个状态;其次,这些年内蒙古产值贡献当中的很多产业不属于富民产业,央企在统计数据中占比很大,所以大的产值没有反映到居民收入上。
在赵海东看来,对内蒙古来说,从人均gdp到人均收入还需要一个大的跨越。数据显示,去年内蒙古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23150元,全区农牧民人均纯收入为7611元,仅分别相当于人均gdp的36%和11.8%。
来源:第一财经日报
以上是网络信息转载,信息真实性自行斟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