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国内棉市受政策的影响是显而易见的,政府希望通过打出收储和抛储的组合拳同时保护上下游产业链的生存和发展。从近半年来期货价格走势也可以看出,市场对于政策的依赖性逐渐增强,随着政策市新一轮抛储计划的实施,市场也迎来了新的投资机会。
抛储短期刺激现货价格向上,但终端需求仍制约棉价反弹
新年度储备棉投放已经超过一周,据上周抛储成交数据,折算成328等级的棉花成交价在15日创出高点后逐日回落,由19406元/吨下降到19032元/吨,成交量和成交率先扬后抑,周平均成交率接近55%,累计成交量为17.4万吨。此次抛储棉以2008年的陈棉为主,但纺企缺口主要集中在高等级棉上,所以多数企业表示将谨慎参与。也有不少纺企认为,目前19000元/吨的抛储价仍然高于预期,想待竞拍价格随抛储进行回落后再选择。
虽然此次抛储初期棉花现货价格一直小幅上涨,粘胶短纤价格也稳中趋升,但是纯棉纱、混纺纱、涤纶短纤价格却持续回落。从市场反映来看,抛储只是短期对现货价格起到向上的刺激作用,终端需求仍为制约价格反弹的瓶颈,抛储结束后棉价将受制于新的国家政策。
抛储和收储同时进行,政策对市场的影响更为复杂
在日前召开的中储棉总公司年度工作会议上,发改委经贸司刘小南副司长强调,2013年调控目标依然不变,即保护农民利益,保障纺织用棉,保持市场平稳运行,统筹兼顾产业链各环节和国内外市场。政策导向非常明确,就是通过收储、抛储、配额限制等多种手段,强化对国内棉花市场的调控,统筹协调好棉农、纺企、国家财政以及棉纺市场等多方利益。2012/2013年度临时收储政策继续执行,新年度的抛储也在进行当中,当前市场处于抛储和收储同步进行的特殊时段,政策对市场的影响较以往更为复杂。
新年度种植意向降低,棉价将维持区间整理
来源:期货日报
以上是网络信息转载,信息真实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