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好友 看资讯首页 频道列表
广西应大大力发展水牛奶业
2024-05-03 19:02    3286 

在我国南方地区有着丰富的水牛资源,随着小型农机具的使用,水牛已逐渐淡出了耕作岗位,广西很多地区的水牛养殖呈下降态势。如何处理这些水牛,并继续创造价值,是摆在养殖业面前的一个课题。

1月5日,记者与广西水产畜牧兽医局办公室副主任黄启健等一行来到位于南宁市北郊的中国农业科学院广西壮族自治区水牛研究所(以下简称水牛所)进行了采访,一下车,水牛所水牛种畜场场长李忠权和他的同事们便迎了上来,记者由于到达水牛所已是傍晚,天渐渐地黑下来,便要求拍几张奶水牛的照片,寒暄过后,李忠权带着记者赶到水牛种畜场办公楼后的牛场,记者一边拍照,李忠权一边向记者介绍水牛种畜场的情况。他说,水牛养殖已从传统的农用型向奶用型、肉用型方向转变,不仅改善了“北奶南销”的格局,而且还促进了农民经济收入的提高。

听完李忠权的介绍,记者对广西水牛的发展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为了进一步了解我国水牛的发展与科研成果,记者来到位于水牛所办公楼的一层“水牛科普文化展示厅”,这里主要展示水牛的发展历程和科技发展情况,让社会各界了解水牛、爱护水牛,进而支持水牛事业。水牛所工作人员介绍说,该所主要承担水牛科学研究、科研成果中试、技术培训、推广、开发、种牛的培育和推广等任务。下设水牛研究与开发中心(含遗传繁殖、饲料营养和乳品加工3个研究室),拥有一个国家级水牛种畜场——广西水牛研究所水牛种畜场,该场是培育中国摩拉水牛、中国尼里—拉菲水牛以及三元杂乳肉兼用水牛的主要繁殖基地。

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近50年来,水牛研究所在水牛人工授精、杂交改良、新品种选育、染色体组型、超数排卵、体外受精、单精子注射、同期发情、胚胎移植、饲料营养、乳肉产品加工等领域进行了深入研究,并取得多项重大成果,曾获国际水牛大会授予的“水牛先驱者奖”和“科研荣誉奖”。水牛所先后被评为国家外专局引进国外智力成果推广

来源:中国畜牧兽医报

以上是网络信息转载,信息真实性自行斟酌。

版权/免责声明:
一、本文图片及内容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的观点和立场,如涉及各类版权问题请联系及时删除。
二、凡注明稿件来源的内容均为转载稿或由企业用户注册发布,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的目的;如转载稿涉及版权问题,请作者联系我们,同时对于用户评论等信息,本网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
三、转载本站原创文章请注明来源:中华厨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