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肉价格大涨,却并未刺激相关养殖业的繁荣,记者走访养殖户发现———
缺少政策支持养牛不如养猪
1月18日上午,陈老板来到韶关市仁化县行政服务中心办理最后一道手续,“办完了就能拿到工商执照了。”
陈老板养了170多头肉牛,如果全部出栏,现在的市值近600万元。不过要真正吃上牛肉,还需1年时间。其实,陈老板以前根本不懂养牛,也跟农畜牧业绝缘,去年初,50多岁的他离开深圳回仁化老家二次创业,盯上的就是持续涨价的“牛魔王”。
2013年已经是全国牛肉连续涨价的第12个年头。从去年初开始,全国牛肉价格一路飙升:2012年4月至年底,全国牛肉价格同比上涨35%。即便在肉牛养殖大省甘肃、河南,牛肉价格也同比上涨30%以上。但羊城晚报记者调查发现,牛肉价格持续大涨,养牛户却应者寥寥。广东肉牛养殖户中,存栏量超过百头的企业已经不多,过千头的企业更少,牛肉自给率不足四成。养牛到底难在哪里?
投入大、成本高,收益却并不理想
养牛比开工厂累多了
“去年初,黄牛肉市价还只有20多元/斤,现在已经涨到38元/斤,去年国庆一度涨到42元/斤。”陈老板告诉记者,他希望再过几年,自家的肉牛存栏量能达到1000头。
在陈老板的带领下,出仁化县城驱车约半个小时,记者到了他的养牛场。工人们正在粉碎刚刚从田里割上来的青草料,整个牛棚里弥漫着一股草香。陈老板带着记者巡视他的“牛军团”,“这是利木赞牛,这是西门塔尔牛……”一边还亲昵地拍拍牛脑袋、揉揉牛耳朵。陈老板告诉记者,这些从山东买来的架子牛(12月龄以上的肉牛)都是欧洲良种,个子比本地黄牛大得多,“每头能长到1500-2000斤”。
从2012年初开始,陈老板陆续投资400万元建设了这个养牛场。“要想规模养殖肉牛,投资门槛相当高,本地农户投资基本不可能!”陈老板给记者算账:“山东是全国架子牛的主要产地,我从山东买过来一头架子牛要1万元,170头就是170万元。还有各种厂房的固定投入。从去年9月份养到现在,我很幸运,牛都很健康,差不过个个长到了1200斤,但出栏还要等近1年时间,其间都是纯投入。”
来源:羊城晚报
以上是网络信息转载,信息真实性自行斟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