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样品牌的一种饮料,2012年产的保质期竟然和2011年产的不一样。这种离奇的保质期差距让消费者“凌乱”不已。昨天,有市民就此向12345便民服务热线提出了自己的困惑。
昨天上午,陈女士趁着假期前往石路某大型商场b1楼的进口超市内购物,当时看中了一款进口柠檬味冰茶饮料,拿起来一看,这款饮料单价是17.9元,原产国标明是美国。不过令陈女士困惑的是,她当时想选购两瓶同样的饮料,但是两瓶饮料的包装虽然一模一样,中文标识上的配料也都一样,就是生产日期和保质期不同。“一瓶生产日期是2012年4月份,保质期写着1年,一瓶生产日期是2011年2月份,保质期竟是2年”,陈女士说,同样的商品不同年份生产却标着不同的保质期,而且相差时间达1年,让她很是困惑,她希望有关部门能对此进行调查。
对于同款饮料保质期是否相同的问题,记者随机采访了几位市民,大部分市民表示平时购买饮料很少会对同款饮料的保质期进行对比,“就看手里拿的饮料是否在保质期内,很少会去拿另外一瓶来作对比”。对于陈女士反映的问题,该进口超市的工作人员也觉得不可思议,工作人员称,这些同品牌饮料并不是一批货,可能是导致标注不同的原因,但他们超市内的商品基本都能保证在保质期内。
有业内人士对此提醒广大消费者,在食品安全问题频发的当前,同样的饮料保质期出现时短时长情况确实应该引起重视,消费者在购买这些商品时,尽量比较一下生产日期和保质期,对于有困惑的商品谨慎购买和饮用。(吴籽)
来源:苏州新闻网数字报
以上是网络信息转载,信息真实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