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好友 看资讯首页 频道列表
外企种业入侵会否影响中国粮安
2024-05-03 14:43    4833 

对于粮食来讲,2012是不平凡的一年,干旱、洪涝等自然灾害频繁发生,粮食实现“九连增”。

农业部新闻办近日发布消息称,今年粮食产量再创历史新高,达到11791.4亿斤,比去年增加367亿斤,实现半个世纪以来首次连续9年增产。但日益严峻的气候危机,正是粮食安全面临的最大挑战。温度上升带来的粮食减产、干旱洪涝等极端气候及病虫害加剧等问题,正影响到全球农业生产。美国农业部近日称,半个世纪来最严重的旱灾使美国玉米和大豆减产幅度高于预期,令人担心会出现一个新的全球粮食危机。

怎样确保粮食安全?农业科技在粮食安全中到底起多大的作用?中国种业科研现状如何?外企种子是否影响中国粮食安全?围绕这些问题,《第一财经日报》专访了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研究员张世煌和全球种业巨头杜邦先锋公司全球总裁保罗·谢克勒先生。

第一财经日报:中国粮食已经连续“九连增”,是否意味着中国粮食安全威胁变小?

张世煌:从目前来看,国家粮食安全是有保障的,但不能松懈,否则一松懈就会有问题。到2030年之前基本能解决粮食供应问题,但一定要协调好几个作物的关系,特别是玉米,产量不够,现在增长速度是不够的。现在之所以觉得玉米产量够,是因为水稻、小麦的面积在减少,用来种植玉米,每年增加1000万亩耕地,1990年玉米种植为2140万公顷,到现在是3300万公顷,增加了约1200万公顷,约1.8亿亩,今年又增加了一些。

大家都担心玉米会影响国家的粮食安全,所以一直在增加它的种植面积。2020年需要玉米2.2亿吨,2030年超过2.5亿吨,种植面积会有所增加,但会减慢,主要是在黑龙江,南方增加得少些。

保罗:我认为,技术创新是进一步确保种业满足人口需要和粮食安全的必要条件。同时,确保和促进种业发展的必然条件,是对种子质量和相关技术研发的投入和关注。高品质的种子需要具备产量高、纯度高、抗病虫害能力强等多个关键特性。比如2007年杜邦先锋带入中国的单粒播种技术,就显著降低了用种量,实现了高发芽率。这不仅为农民节省了购种成本,还减少了国家制种所用耕地面积。

来源:第一财经日报

以上是网络信息转载,信息真实性自行斟酌。

版权/免责声明:
一、本文图片及内容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的观点和立场,如涉及各类版权问题请联系及时删除。
二、凡注明稿件来源的内容均为转载稿或由企业用户注册发布,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的目的;如转载稿涉及版权问题,请作者联系我们,同时对于用户评论等信息,本网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
三、转载本站原创文章请注明来源:中华厨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