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好友 看资讯首页 频道列表
粮食“九连增”后如何再续辉煌
2024-05-03 14:32    9030 

黑龙江省大庆市林甸县农民孙明江,今年又迎来一个丰收年。他家种的50亩玉米,在经历了春旱、夏旱后仍然有个好收成。这奥秘,就在于使用了玉米膜下滴灌技术。老孙说,和漫灌相比,滴灌省水省电、保水保肥,每亩比以前多收入700元。

今年,像孙明江这样的种粮农民普遍增产增收。回望2012年,“三农”领域亮点颇多,其中最大的亮点是全国粮食产量达58957万吨,实现了半个世纪以来首次连续九年增产。这一数字远远超出《国家粮食安全中长期规划纲要》确定的2020年粮食产量54000万吨的规划目标。这表明,我国粮食生产已步入科学发展的轨道。

“新中国成立以来,只有1950年到1958年出现过‘九连增’,但仅增产844.5亿公斤,比这次少744.5亿公斤。”农业部总经济师毕美家说,“再回顾世界粮食发展的历史,排名前6位的主要产粮国,除中国外只有美国在1975年至1979年、印度在1966年至1970年实现过‘五连增’。因此,‘九连增’创下了世界粮食生产的中国纪录。”

我国粮食“九连增”,是在资源约束日益趋紧、国内外形势复杂多变、灾害多发重发等背景下取得的,更显难能可贵。在这九年间,粮食面积无一年减少,单产除2009年外,其余八年均有提高。呈现了面积、单产同步增加的好局面。九年里,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耕种收综合机械化作业率双双超过50%,粮食增长的内生性显著增强,长期以来依靠粗放经营、资源扩张的传统农业生产方式逐步改变。

这条中国特色的粮食增产之路,包括政策扶持、科技支撑、农业机械化等方面行之有效的机制,尤其得益于上下联动的重农抓粮机制和不断完善的强农惠农富农政策。

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以上是网络信息转载,信息真实性自行斟酌。

版权/免责声明:
一、本文图片及内容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的观点和立场,如涉及各类版权问题请联系及时删除。
二、凡注明稿件来源的内容均为转载稿或由企业用户注册发布,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的目的;如转载稿涉及版权问题,请作者联系我们,同时对于用户评论等信息,本网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
三、转载本站原创文章请注明来源:中华厨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