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随着黑龙江千万吨奶战略工程的实施,奶牛养殖业发展迅速,草食家畜赖以生存的牧草种植业成为奶牛养殖健康发展的关键。但目前,由于以苜蓿种植为主的饲草产业滞后,优质饲草供应不足,只能以粮食作为饲料替代,不仅导致养殖成本增加,也影响了奶牛产奶量和质量,应引起关注。
银行支持促进奶牛养殖业发展
为加快农村经济结构调整,提高农民收入,推动黑龙江省由粮食大省向食品工业大省转变,黑龙江省政府提出了《千万吨奶战略工程规划》,规定到2012年奶牛发展到320万头,奶牛单产达到6吨以上。
而银行的支持,对促进奶牛养殖业发展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统计数据显示,2012年黑龙江省发放奶牛贷款115.9亿元,比2011年增长34%,奶牛贷款占种植贷款比重提高到9.4%,为支持奶牛生产起到了推动作用。仅农业发展银行黑龙江省分行对飞鹤国际万头牧场投放贷款2.8亿元。截至目前,该行累计对飞鹤乳业投放贷款11.95亿元,在支持飞鹤乳业做大做强的同时,带动了地方经济的快速发展。
随着全省奶牛存栏数量的增加,产生了另外一个问题,就是全省对青干草、青贮饲料、苜蓿等饲料需求量的迅速增加,以现有的天然草原生产能力和秸秆资源满足不了要求。以每头奶牛2吨的正常标准计算,需苜蓿600万吨,全省需种植苜蓿300万亩才能大致满足奶牛养殖的需要。而全省苜蓿种植面积仅30万亩,年产干草近10万吨。平均每头奶牛每年只有苜蓿干草120公斤,与2吨的正常标准相差甚远,与发达国家常年均衡饲喂苜蓿相比差距巨大。
加快产业结构调整势在必行
因此,促进全省苜蓿草业科学发展势在必行。但当地有关部门反映,目前国家没有出台专门支持苜蓿产业的惠农政策,种植苜蓿草不能享受直补和种子补贴等优惠政策,直接影响到了农民种植的积极性。而且第一年收益较低,挤压了苜蓿草业发展空间。加之,畜禽产品的优质优价机制和监管环境还很不成熟,养殖户更愿意使用价低质次的劣质饲草料,使本来必需饲喂苜蓿的养殖行业——奶牛养殖苜蓿饲喂量很低,肉牛、肉羊等的苜蓿饲喂量更少。
来源:和讯网
以上是网络信息转载,信息真实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