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好友 看资讯首页 频道列表
网店屡见“特供”品:酒类茶叶成假冒重灾区
2024-05-03 10:24    5660 

市场上假借国家机关名义,打着“专供”和“特供”名号的产品不少,昨日央视《每周质量报告》曝光,市场上销售的所谓“专供”、“特供”商品基本都是假冒的,目的是通过不正当手段提高产品的价格、提升产品的销量。专家提醒,消费者应该警惕这些产品背后的骗局,防止因为这些产品的质量问题,造成不必要的伤害。

从10月开始,国家工商总局和相关执法部门配合,开展集中清理整顿假借国家机关名义生产销售“特供”、“专供”商品的专项行动。记者跟随执法人员在北京、贵州等地调查发现,此类商品主要集中在白酒、红酒、茶叶等种类上,而“军队”、“武警”、“钓鱼台国宾馆”、“人民大会堂”等单位成了“特供”、“专供”的重灾区。

按照我国《反不正当竞争法》和《广告法》等规定,产品包装和广告宣传中,不得出现利用国家机关或类似名义,宣传“特供”、“专供”等内容。

一家网店标称,自己的茶叶专供钓鱼台国宾馆,有协议。但记者向钓鱼台国宾馆管理局局长瞿文明求证后,得到的答复是这种所谓的专供产品并没有得到授权,而且相关负责人还告诉记者,网上销售的所谓专供钓鱼台的产品,全都是冒用钓鱼台的名称,都没有得到授权。

据悉,从今年9月29日开始,国家工商总局等十部门联合对利用互联网销售滥用“特供”、“专供”等标识商品进行集中清理整顿。此次清理以大型网络商品交易类网站、网络交易平台类网站、知名的搜索引擎类网站、门户网站及团购网站、销售烟酒粮油等商品的著名企业自设网站为重点,对在互联网上滥用“专供”、“特供”或类似内容销售商品、发布的商品信息和广告进行全面清理。

来源:第一茶叶网

以上是网络信息转载,信息真实性自行斟酌。

版权/免责声明:
一、本文图片及内容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的观点和立场,如涉及各类版权问题请联系及时删除。
二、凡注明稿件来源的内容均为转载稿或由企业用户注册发布,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的目的;如转载稿涉及版权问题,请作者联系我们,同时对于用户评论等信息,本网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
三、转载本站原创文章请注明来源:中华厨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