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基因作物在当代泛滥成灾,各种转基因产品一度被叫停,在这样的隐形杀手威胁下,我们还能不能找到一片非转基因净土?带着被外界高度重视的疑团,中国经济时报记者走访了黑龙江省场县共建示范点之一的九三管理局。
打造非转基因大豆高标准种植示范区
九三管理局副局长张宏雷热情地向本报记者介绍了详细情况,“中国大豆每年种植面积近1亿亩,主要分布在东北、黄淮和南方3个区域,年产量约1350万吨。其中黑龙江省大豆种植面积约占全国的60%,九三管理局成为黑龙江大豆主产区,区域内大豆种植面积在1000万亩以上,年产量达到150万吨,占全国的11%左右。”
从张宏雷的言谈里,记者了解到了九三管理局始终致力于非转基因大豆产业发展。其推动非转基因大豆核心保护区建设进程,以发展绿色、无公害大豆产品为主攻方向,举全局之力,大力推动绿色大豆标准化基地建设进程,先后投入10亿多元用于绿色大豆标准化基地建设,建立非转基因大豆核心示范区,强化大豆质量标准、投入品监管、质量安全追溯等体系建设,建立健全了保障绿色大豆质量安全的长效机制。
当前,九三管理局大豆亩产已经超过200公斤,已达到或超过了发达国家的生产水平。
农业设备大力度投入
为支撑非转基因大豆核心保护区建设,九三管理局不断加快农机现代化步伐,应用卫星导航、gps定位、信息数字监控现代科技设备。全局现拥有大中型拖拉机647台;大型收获机643台;配套农具7500台件;农用飞机场8处,飞机航化作业面积达80%以上。
全局农机田间作业综合作业率达99%以上,居全国之首,保证了大豆在种、管、收全过程的标准化作业。全局还拥有粮食处理中心和种子加工厂33座;全封闭彩钢板机库4万平米,居全垦区之首;已建成25个具有世界先进水平的现代农机装备区;喷灌已覆盖40万亩非转基因大豆标准化基地。
种植基地科学管理
黑龙江垦区作为我国大豆生产的主力军,已经形成了大基地、大龙头、大规模、大科技、大流通的产业发展优势,在世界大豆产业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来源:本网论坛
以上是网络信息转载,信息真实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