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语:
党的十六大以来,畜牧业持续健康发展取得了巨大成就。畜牧业克服波动,实现综合生产能力持续增强;畜禽养殖方式突破资源环境约束,实现加快转型升级;饲料工业和现代奶业实现大发展,草原牧区生产和生态协调发展机制实现重大突破。
畜产品供给能力显着增强。2011年,全国肉、蛋、奶产量分别达7957.8万吨、2811.4万吨和3810.7万吨,比2002年分别增长27.6%、24.1%和172.1%,有效保障了城乡居民“菜篮子”产品供应。人均肉、蛋、奶占有量分别达到59.1公斤、20.9公斤和28.3公斤,比2002年分别增加了10.5公斤、3.2公斤和17.4公斤,为促进国民营养水平和身体素质的提高作出了重大贡献。畜产品结构不断优化,肉类和禽蛋比重下降,奶类比重提高,品种不断丰富,满足了城乡居民膳食结构的多样化需求。
发展方式加快转变。畜禽标准化规模养殖稳步推进,2011年,全国年出栏500头以上生猪、存栏500只以上蛋鸡和存栏100头以上奶牛规模化养殖比重分别达到37%、80%和33%,比2002年分别提高27.27和21个百分点。畜牧业生产区域化进程加快,生猪、肉牛、肉羊、奶牛优势产业带逐步形成。畜牧业产业化蓬勃发展,产业化组织已达12万多个。畜牧生产科技水平显着提升,畜牧科技贡献率达到55%,重大科技创新成果相继产生,科研成果和适用技术广泛推广应用。
饲料工业快速发展。2011年,工业饲料产量达到1.81亿吨,是2002年的2.2倍,跃居世界第一。饲料产品质量稳步提升,产品总体合格率达到95.5%,违禁添加物检出率下降到0.08%。行业竞争能力明显增强,年产量超过50万吨的大型饲料企业集团发展到33个,产量占全国工业饲料总产量的43%。饲料添加剂工业取得长足发展,各类饲料添加剂产量达到629万吨,彻底改变了添加剂产品长期依赖进口的局面。饲料机械工业专业化发展迅速,工业产值达到49亿元,部分产品远销国际市场。
来源:中国饲料行业信息网
以上是网络信息转载,信息真实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