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9月上旬到现在,是太湖大型工具开禁捕鱼的时节。作为全市唯一的渔业村,雪堰镇太滆村又迎来了一年中最繁忙的时段。
记者近日在湖区看到,大小船只穿梭于碧波之间,渔民们正忙着布下一张张巨大的高踏网,收获的幸福洋溢在每个人的脸上。
日均捕鱼28万斤
近百米长的鱼网越拉越紧,成群结队的鱼儿越聚越多……“用力拉!”随着金伯平的一声令下,分站在两艘船上的20多位渔民用力将网收拢,把准备好的网具伸向活蹦乱跳的鱼儿,一兜鱼上来,绝大多数是如柳叶般的梅鲚鱼。
太滆村有7个渔业大队,渔船500条,渔民400多户,主要水产品有银鱼、梅鲚、青虾、白虾等。其中,梅鲚产量最大,占水产全年总产量的近三分之二,主要销往安徽等地。
每年开湖时节,是太滆渔民的丰收季。“一年的收成就看这一阵。”站在湿滑的船头,金伯平告诉记者。“开捕”首日,他就收获了4万斤鱼,之后几天也在1万斤左右,前几天因为到了捕鱼后期,只有3000斤左右。“今年总量15万斤应该没问题。”
记者从太滆村委了解到,太湖是国内渔业作业场所首个实行封湖禁渔政策的区域,至今已有48个年头。这两年,渔业资源得到了有效保护,渔民也迎来了大丰收。今年依旧是太湖水产的丰收年,平均每天总捕捞量在28万斤左右。
水产市场交易忙
上午10点多,在太滆村码头旁的水产交易市场,70多岁的施芳阿姨已经小有收获,她是从常州坐了近两小时公交车赶来的。赶这么远的路,图的就是新鲜和便宜。施阿姨买的银鱼,只要12元一斤,城里菜场要卖18元;小梅鲚只要1.5元一斤,城里的菜场根本没得卖。
水产经营户王红英告诉记者,9月6日开捕以来,赶来买湖鲜的市民络绎不绝,尤其是双休日,到下午基本就卖光了。加上今年中华孝道园开园,顺道来品湖鲜、买水产的游客大大增加。
记者在水产交易市场转了一圈,发现水产摊位上大都是银鱼、梅鲚、白鱼,只有很少几个摊位有青虾、白虾。摊主告诉记者,这些虾都是从太湖里现捞上来的,中等个头的青虾每斤只要四五十元,比河虾便宜多了,因此往往早上八九点就卖断货了。
虽然是捕鱼季,鱼虾大量上市,但有些湖鲜,因为产量少,仍然十分少见。如螃蟹、甲鱼、黄鲇这些品种,当地渔民都坦言“很少见到”。
来源:武进日报
以上是网络信息转载,信息真实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