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好友 看资讯首页 频道列表
稷山板枣成为农民致富增收“钱袋子”
2024-05-03 08:42    6108 

金秋时节的稷山,一片片挂满红枣的枣园里,枣农们要么忙碌地打枣,要么在地头与客商交易,整个稷山枣区洋溢着丰收的喜悦。记者获悉,依托“科技领航板枣产业战略”,稷山县板枣今年获得大丰收,总产量将达到4800万公斤,总产值5亿元,枣农人均板枣收入6250元。稷山板枣已成为“一村一品”“一县一业”的富民产业,成为农民的“枣篓子”和“钱袋子”。

稷山板枣栽培历史已有数千年,以皮薄、肉厚、核小、含糖量高而享誉国内外。近年来,稷山县把板枣产业作为实现农民收入翻番的富民强县支柱产业,已发展枣树栽植面积15.3万亩,正逐步实现着“枣化稷山、枣富百姓”的目标。

稷山板枣是传统产业,枣区农民种植经验丰富,但抵御自然灾害能力不足。为保证农民利益不受损害,稷山县实施了“科技领航板枣产业战略”,不仅严格按照国家农业部颁布的“稷山板枣等级分化、板枣苗木、板枣技术规程国家行业标准”栽植板枣,而且每年都拿出200万元用于示范园区建设和板枣专家的指导费用,先后对农民进行实地培训400余场,培训农民6万余人次,发放板枣生产宣传资料10万余份,树立板枣典型技术骨干300余人。全县还对3万亩产量低、品质差的老枣树实施中低产田改造,解决了老枣树枝条密集、通风不畅、透光度差等不良问题,产量提高达25%以上。

在科技领航板枣产业的同时,稷山县还投资1000余万元,建成一个由14个自然村、5.83万亩新老枣林连片而成的集生态观光、田园采摘、休闲娱乐、农耕文化、历史故事为一体的高标准现代化特色农业示范园。今年9月14日,稷山县在这里举办了“中国·山西·稷山板枣金秋文化活动”,吸引了5000余名各地游客登观景台,品尝稷山板枣,欣赏枣文化作品,实现了板枣产业与文化旅游的深度融合,吸引了来自北京、上海、湖南、四川等地100余家客商。

“我们将继续以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为主线,把稷山建成闻名全国的优质板枣绿色生态示范基地、良种苗木繁育基地、枣制品研发加工基地和板枣出口创汇基地。”稷山县委书记乔登州说。据了解,到“十二五”末,稷山县板枣面积将达20万亩,产量达6875万公斤,产值8.7亿元,枣区人均枣收入超过1万元。

来源:作者

以上是网络信息转载,信息真实性自行斟酌。

版权/免责声明:
一、本文图片及内容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的观点和立场,如涉及各类版权问题请联系及时删除。
二、凡注明稿件来源的内容均为转载稿或由企业用户注册发布,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的目的;如转载稿涉及版权问题,请作者联系我们,同时对于用户评论等信息,本网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
三、转载本站原创文章请注明来源:中华厨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