浦东东方路以东有3个菜场,以西只有1个小菜场。长久以来,塘桥这片儿的居民只能穿过东方路,到两个街区外的南泉路、峨山路菜场买菜,单程至少要走15分钟。
为破解该片区居民的 “买菜难”,塘桥社区引入“限时菜场”。每周六上午7时,塘桥社区文化中心停车场“摇身一变”,成为一个集蔬菜、猪肉、蛋类等品种的“限时菜场”。
位于蓝村路、东方路路口的这个限时菜场,占地300多平方米,分成蔬菜、瓜果、肉制品和结账点四个区域。每个品种都明码标价,成包、成捆地放在开放式箱式货柜上。“卖的都是包装好的净菜。”工作人员说,这里的销售方式并非一般标准化菜场的散装现称,而与超市半成品、净菜的销售模式类似。
这个限时菜场,虽与马路菜场有点儿相似,选择临时开在早晚买菜高峰时段,但运作模式却不一样。马路菜场由流动摊贩组成,影响市容,容易形成交通拥堵,且流动摊贩进货来源没有保证。而塘桥限时菜场由政府主导,指定一家供应商负责运营。据塘桥限时菜场的供应商、深圳中央大厨房上海筹建办副总黄茁壮介绍,“企业在菜品安全上格外用心,目前已建立全程可追溯的系统,生产过程中什么时候播种,用过哪些农药,是否规范,用芯片可以全程追溯。”
每周六一大早,送菜大篷车就会把从江桥、上农批等一级农贸市场批发来的20多品种的蔬菜、瓜果运来这里,因为省去了场租和层层转手的中间环节,菜价要比外面的菜场、超市便宜10%左右。
“不仅方便,菜价也便宜。”家住蓝高小区的周阿姨一口气买了5斤肉,她盘算着:猪肉这里卖十一二元一斤,外面菜场要十三四元,土豆一斤4.5元,外面菜场6元左右。黄茁壮说,附近有6个居民区,2万多人口,每次都有1000多居民来买菜。价格虽然比菜场低,却可以通过跑量做到微利。”
上午10时,限时菜场收摊后,有志愿者帮忙收拾残留的垃圾。“20分钟左右,就能恢复原样。”
来源:中国水果蔬菜网
以上是网络信息转载,信息真实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