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尝尝最新鲜的四川蔬菜空运来的。”9月11日四川省彭州市三界镇丰碑村党支部书记钟光辉把几箱黄瓜、茄子带到山东寿光专程送至素有“蔬菜大王”之称的王乐义手中。
钟光辉是四川赴鲁采访记者团中唯一的彭州菜农听说要来寿光提出一定要“蹭团”。他目的明确就是要拜访王乐义后者有个名号叫做“冬暖式蔬菜大棚之父”。
今年71岁的王乐义至今仍担任三元朱村党支部书记一职。听说记者远道而来欣然接受采访。听说还来了个南方“蔬菜大王”他把采访一停仔细端详四川菜的品相打趣道:“都说成都光照不足这个菜看起来一点都不缺阳光嘛!”
钟光辉一下子放松下来。他简单介绍了下自己合作社的情况已形成从育苗、栽培、采收到精深加工和营销的完整产业链条近年在成都乃至四川种植界发展得小有名气。
两人很快找到投缘话题:都说“菜贱伤农”南北两个村的收入结构中种菜占比到底多高?“87%!”王乐义肯定地说2011年全村260户人实现人均纯收入2.6万元“主要来源于种菜”。丰碑村的比重为70%但种菜在农业收入中的比重高达95%。奇怪的是三元朱村以前种菜并无优势甚至20多年前在冬天根本栽不活一棵辣椒。
“我们走遍全国6个省市用3年时间进行了5项技术革新终于发明了冬暖式大棚。”王乐义娓娓道来1990年5月1日是个里程碑经过一冬反季节蔬菜的种植和销售实践那天统计下来全村17个实验大棚产生了17个两万元户最高一户达到3.03万元要知道以前全村总共只有几千元银行存款。蔬菜种植在三元朱村树立起核心产业的地位并且从此再未动摇现在的大棚技术已升级到第五代。
来源:中国水果蔬菜网
以上是网络信息转载,信息真实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