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迷路到轻车熟路
再过几天,黄骅金果冬枣专业合作社理事长左晋国又要到北京跑市场了。和往年不同的是,今年左晋国自我感觉很轻松。
“现在每到冬枣收获的季节,各地来合作社收冬枣的客商就有100多位,合作社会员也纷纷自己往北京的市场跑。刚开始那几年,大伙儿到北京就迷路,由于要赶早市送枣,问路的电话让我整夜都睡不着。”回忆起开拓市场的艰辛,左晋国颇有感触,“后来大家跑北京越来越频繁,变得轻车熟路了。现在我不用再担心晚上有电话了。”
“现在黄骅冬枣的市场逐步走向专业化,市场认可度也提高了,以北京市场为例,黄骅冬枣卖不完,其它地方的冬枣就卖不出去。”左晋国自豪地说。
成立于2005年的金果冬枣专业合作社走过了一条艰苦的市场开拓之路。为了开拓市场,合作社的几个种枣大户多次奔赴北京、上海、大连、西安等地推介黄骅冬枣,先后与北京锦绣大地四道口果品批发市场签订了市场开发协议,与西安、洛阳的果品批发市场达成了营销协议,与家乐福、华联等大型超市建立了长期的供货关系,建立了从东北的沈阳、长春、大连等地辐射到西安、郑州、上海等地的冬枣销售网络。之后,金果合作社又把北京新发地批发市场、锦绣大地市场和红艳市场三大果品市场作为黄骅冬枣销售的主要市场,并在2009年成功开辟杭州市场。
为了让合作社所有会员都享受到市场化的甜头,金果合作社实行统一定价制度,所有销售冬枣都必须冠以黄骅冬枣的牌子,避免恶性竞争。这让金果合作社尝到了甜头。左晋国介绍,到北京市场销售的冬枣早晨进入市场,中午便能卖完,成了市场上的抢手货。近两年合作社的冬枣在北京市场每年都要销售15到20万公斤,市场行情好的时候每公斤能卖到16至20元,比在黄骅当地销售价格高出了许多。
旅行社渐成“大客户”
冬枣还没大批上市,打给黄骅市林业局冬枣站站长韩金德的电话就响个不停。不过和往年不同的是,今年打来电话的有很多是旅行社。
“随着近年来知名度的提升,黄骅冬枣的品质和文化含金量逐渐受到消费者的认可,与此同时,观光采摘游也逐渐升温。”韩金德说。
来源:作者
以上是网络信息转载,信息真实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