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不久,卫生部在其官网上公布《关于牛初乳产品适用标准问题的复函》,要求婴幼儿配方食品中不得添加牛初乳以及用牛初乳为原料生产的乳制品,这一新规将于今年9月1日起执行。
据了解,目前国内市场有相当数量的牛初乳产品是专门针对婴幼儿市场的,很多家长也以含牛初乳的产品作为提高宝宝免疫力的利器。
那么,风靡国内十几年的牛初乳,为什么会被禁止添加到婴幼儿食品?市场又会有什么样的反应?日前,浙江在线健康网记者进行了相关调查。
卫生部要求9月1日起,婴幼儿配方食品不准添加牛初乳
今年4月18日,卫生部发布《关于牛初乳产品适用标准问题的复函》,针对质检总局询问关于进口牛初乳类产品适用标准问题进行了回应。
卫生部要求在普通食品中添加牛初乳为原料的乳制品,应当按照相关食品标准执行。而对于婴幼儿配方食品(指婴儿配方食品、较大婴儿和幼儿配方食品、特殊医学用途婴儿配方食品这三类),则不得添加牛初乳以及用牛初乳为原料生产的乳制品。
以上要求自2012年9月1日起执行,此前按相关规定生产或进口的相关产品,可在保质期内继续销售。
营养专家:牛初乳配方食品有致婴幼儿性早熟风险
为何会禁止将牛初乳添加到婴幼儿配方食品?卫生部专家给出了答案:牛初乳是乳牛产崽后7天之内的乳汁,属于生理异常乳,其物理性质、成分与常乳差别很大,产量低,工业化收集较困难,质量不稳定,不适合用于加工婴幼儿配方食品。
浙江大学营养与食品科学系李铎教授专门从事营养学研究多年,他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牛初乳有独特的物理特性,性状十分不稳定,所以把牛初乳添加到婴幼儿配方食品中并不科学。
首先,牛初乳质量不稳定。牛初乳是乳牛产崽后7天之内的乳汁,颜色呈乳黄色,质地比较粘稠,成分与普通乳有很大的不同。虽然在理论上,牛初乳中的确含有有益成分,营养价值也挺高,但是在实践中,由于受产量、保存温度、运输等因素的制约,不适合用于加工婴幼儿配方食品。
其次,对牛初乳安全性研究不多。与其他食品不同,我国对婴幼儿配方食品的原料采取严格的安全性评估制度,也就是说,只有确保安全、质量稳定的食品原料才能用于生产婴幼儿配方食品。
来源:作者
以上是网络信息转载,信息真实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