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好友 看资讯首页 频道列表
豆类四季度走强
2024-05-03 00:56    4885 

南美大豆增产预期虽然拖累了整体市场的上涨节奏,但对远期合约的影响更大。此外,现货消化后补库存引发的需求增长奠定了短期内豆类价格走强的基础。

8月份供需报告已经出炉,豆类品种的几项数据均如期甚至超预期下调,数据整体可以定位为利好。然而豆类价格却连续下挫,表现极为疲弱。市场新一轮的行情取决于两个不确定因素:一是现货市场的消化进度,这将决定价格与需求的匹配程度;二是市场对南美2012/2013年度种植面积或大幅增加的反应。

市场焦点由供应紧张转向需求启动

今年以来,随着价格的上扬,大豆现货产业链上下游出现分歧。处于上游的进口商、贸易商和油厂在进口成本高企、南美大豆品质较差、南北美连续减产导致进口选择余地不大的压力下,通过调节压榨节奏来掌握现货定价权。

我们跟踪发现,上游大厂在进口成本上涨的环境下,利润反而向好,且呈北低南高的特征,这主要源于地区性的豆粕价格不同。此外,今年油厂没有豆粕胀库压力,油厂选择“挺粕抛油”的策略,加速推动了豆粕的涨势。但下游的饲料养殖企业今年一直都是随用随买,不愿多囤货,原因是并不认可持续上涨的高价。豆粕市场此轮行情属于成本推动型的价格上涨,市场需求落后于价格。

随着价格的上涨,现货市场陷入僵局。何时能打破这个局面,主要取决于两点。一是大豆现货消化进度。历年8—10月份大豆进口量逐月下滑,供应上以消化现货库存为主,而今年国储和企业库存都不大,主要以消化港口库存为主。现货价格在近期的调整过程中未有回落,说明现货主体对后市供应仍然看紧。二是下游饲料养殖企业的原始库存量。从时点上看,大豆原料库存和饲料养殖企业库存明显减少后,补库需求才可能被大规模激发。

南美明年产量大幅增长

8月份报告再度将巴西2012/2013年度大豆种植面积预估上调了100万公顷,至2750万公顷的历史最高水平,比2011/2012年度增加250万公顷。阿根廷数据也较去年显著增加220万公顷。即使以两国近五年单产的平均水平计算,也将分别增加700万和600万吨。而以usda给出的单产预估,总量将分别增加1550万吨和1400万吨。

来源:本网论坛

以上是网络信息转载,信息真实性自行斟酌。

版权/免责声明:
一、本文图片及内容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的观点和立场,如涉及各类版权问题请联系及时删除。
二、凡注明稿件来源的内容均为转载稿或由企业用户注册发布,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的目的;如转载稿涉及版权问题,请作者联系我们,同时对于用户评论等信息,本网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
三、转载本站原创文章请注明来源:中华厨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