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好友 看资讯首页 频道列表
瞿长福:大蒜价格涨跌浅析
2024-05-02 17:28    3352 

这些年,大蒜基本上在增产降价、减产涨价的圈子里循环。金乡是中国大蒜之乡,对市场的影响除了面积和产量大,还在于它是国内大蒜交易集散中心,是全球大蒜交易价格的风向标。按理说这样一个相对成熟的“大蒜中心”,应对价格起落的能力相应较强,可依然在涨涨跌跌中忽冷忽热,原因何在?

金乡大蒜有3个互为依托的环节。一是源头的蒜农。金乡农民几乎人人种蒜,全县80万亩耕地,70万亩左右种大蒜。全民一业,成就了金乡大蒜的“霸主地位”。但金乡蒜农很少或基本没有专业组织,他们各干各的,人人都是蒜把式,谁也不求人。

二是中间环节的蒜商。蒜商主要有两种,一种是做大了的经销商,实力相对强,坐地经商,既做进出口,也办加工厂,前店后厂。一种是亦农亦商的小蒜商,每个村都有十多个甚至几十个。小蒜商一边种蒜,一边倒蒜,经营方式灵活,或下乡收购、随收随卖,或囤积待价、随行就市。小蒜商像大蒜市场的“蚂蚁兵”,搞活了流通,填补了空白,但也因资金小、实力弱,一盘散沙。

三是下游的加工企业。金乡大大小小的加工企业有几百家,但真正具有品牌影响力的不多,基本在同一层面竞争。这种格局一定程度上满足了市场需求,但整体抗风险能力弱。这些企业行情好同时出手,行情差同时收缩,难以成为稳定市场的中坚力量。

蒜农、蒜商、蒜企,以及在此基础上形成的交易市场,是金乡大蒜市场的几个主导力量,共同打造出金乡大蒜的实力。但是蒜农、蒜商、蒜企几个互为依托的环节相互分散、分离,缺乏产业链整合,而且蒜农、蒜商、蒜企每个环节都是单打独斗、各自为政,这就大大降低了追求最大市场利益和抗御市场冲击的能力,也降低了行业整体走向高端的能力。

蒜农既要观望市场价格,也要观望邻里左右,什么时候卖、什么价格卖,全凭感觉和跟风,缺乏准确权威的信息指导。如果蒜农有了统一的市场组织,这种状况将逐渐改观。

小蒜商大多数更容易受到投机资本的欺骗和伤害,前年大蒜行情好,大多数小蒜商并没赚多少,去年大跌,大多数小蒜商亏损。所以,小蒜商更需要信息指导和行业指导。

来源:经济日报

以上是网络信息转载,信息真实性自行斟酌。

版权/免责声明:
一、本文图片及内容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的观点和立场,如涉及各类版权问题请联系及时删除。
二、凡注明稿件来源的内容均为转载稿或由企业用户注册发布,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的目的;如转载稿涉及版权问题,请作者联系我们,同时对于用户评论等信息,本网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
三、转载本站原创文章请注明来源:中华厨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