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好友 看资讯首页 频道列表
东海休渔前夜,浙江宁波“最后一网”鱼货被一抢而空
2024-05-02 15:20    7821 

5月31日晚是东海伏季休渔前的最后一个晚上,“最后一网”鱼货也因此老早就被批发商们牢牢“盯紧”。还没到半夜12点就已经被一抢而空了。

休渔季来了,不少爱吃海鲜的市民也开始担心:未来三个半月吃啥呢?业内人士称,休渔期间并不缺鱼,库存冻品、养殖水产品、外来鱼货将成为宁波水产品供应的三条主要渠道。

现场见闻

400吨新到鱼货很快就被一抢而空

昨天晚上7点钟,记者来到江东水产批发市场。这里是宁波最大的水产批发市场,整个宁波80%左右的鱼货都来自这里。尽管还未到开秤时间(每天晚上9点),整个市场已经开始活跃起来了。

一辆辆满载“最后一网”新鲜鱼货的大货车陆陆续续地开进市场,来自零售市场和各大餐馆的批发商陆续赶来,经营户们在各自的摊位上忙着卸货、盘点、分拣。拖鱼的、称重的、算钱的,各忙各的;讨价还价声、吆喝声,此起彼伏。

专做鲳鱼生意的经营户彭永昨天运来了3500多斤鲳鱼,下午5点钟就开始出摊了。“我做了10多年的鲳鱼生意了,每年的休渔前一天来"抢货"的人都特别多,所以每年这个时候都得多备些货,像今天,我就多运了近1000斤的鲳鱼,最小的条重也有0.5斤。”

不过尽管彭永准备充分,他的鲳鱼似乎还是填不饱前来“抢货”的批发户们的胃口。到晚上7点30分的时候,彭永的摊位上就只剩下了1000斤左右的鲳鱼。“我出摊的时候就已经有老客户等着了,往常只要100多斤货的那些老客户,今天一口气就要了300多斤。”

比起彭永那些早到的老客户,一些稍稍晚到的批发商,有不少连往日的货量都“抢”不到了。从慈溪过来的批发商罗万荣就是个例子。记者看到他的时候,他刚从一群围在一辆小型货车后车门的人中挤出来。

“都在"抢"带鱼呢,我今天傍晚6点半赶到市场,有点晚了,只拿到120斤带鱼。往常一般都能拿到300斤左右。”不过让罗万荣稍感欣慰的是,辛苦“抢”到的这120斤带鱼条重都在1斤以上,品相还算不错。

据江东水产批发市场总经理戎永敢介绍,昨晚到货的“最后一网”鱼货总量约400吨,是最近几天到货总量最多的一天,其中来自象山、奉化、宁海以及舟山等地的东海鱼货占了70%左右。根据昨晚该市场反馈的消息,这“最后一网”400吨鱼货还没到半夜12点就已经被一抢而空了。而在往常,该市场一般要等到次日凌晨3点左右,才基本结束鱼货交易。

后市应对

冻品、养殖水产、外来鱼货将撑场面

未来三个半月,尽管宁波市民很难吃到新鲜的东海鱼货,但整个休渔期期间并不缺鱼。“东海伏季休渔制度已经实行十几年,无论是普通市民还是从事水产经营的商家,对休渔期都有了很好的适应。许多水产品养殖、加工和销售企业很早就开始为休渔期做准备。”戎永敢称。

那么,未来的这三个月,对于爱吃海鲜的宁波市民来说,餐桌主角将由谁来充当呢?业内人士普遍认为,今年休渔期期间,库存冻品、养殖水产品、外来鱼货将成为宁波水产品供应的三条主要渠道。

首当其冲的就是库存冻品和养殖水产品。随着冷藏技术的提高,冷冻鱼货的保鲜度已经不逊色于新鲜鱼货。江东水产批发市场的经营户们已提前储藏了大量的本地海货,总量在6000吨左右。因此市场供应不成问题。

养殖水产品也风生水起。据戎永敢介绍,目前整个宁波市的南美白对虾产量在1000吨以上,包括宁海、象山、奉化、余姚、慈溪等地都有养殖基地分布。养殖梭子蟹的产量也在1000吨以上。此外,宁波人爱吃的小黄鱼,目前养殖产量也大幅增加。

同时,南海、黄海和渤海等地的休渔期结束时间均早于东海。其中,南海休渔期从5月16日开始至8月1日结束;黄海和渤海休渔期从6月1日开始至9月1日结束。这也就意味着,最早从8月份开始,从南海新鲜捕捞的鱼货又将开始出现在宁波市民的餐桌上了。

此外,产自东海的淡菜、贝类、虾-等近海时令海鲜并不受休渔影响。从6月份开始,来自福建的淡菜将开始供应宁波市场;而味美肉肥的舟山嵊泗淡菜也将在7 月份开始大量上市,日供应量最少在30吨以上。宁波江东水产批发市场还从国际市场组织了三文鱼、金枪鱼、鳕鱼、大马哈鱼,以及东南亚各国的鲳鱼、带鱼等 “洋水产”入市。

记者昨晚在水产市场走访注意到,这里的进口水产品交易区虽然相对冷清,但已经有不少经营户在为休渔期进口水产品的旺销作准备,不少经营户还专门添置了新的保鲜柜。“再过几天,这里的生意会急转直上。”戎永敢介绍,当前,市场来自世界各地的进口冻鱼货储备总量为2000 多吨,市民休渔期消费绰绰有余,价格也不会有大的波动。

(王勇)

来源:中国水产信息网

以上是网络信息转载,信息真实性自行斟酌。

版权/免责声明:
一、本文图片及内容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的观点和立场,如涉及各类版权问题请联系及时删除。
二、凡注明稿件来源的内容均为转载稿或由企业用户注册发布,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的目的;如转载稿涉及版权问题,请作者联系我们,同时对于用户评论等信息,本网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
三、转载本站原创文章请注明来源:中华厨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