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国内金针菇工厂化如雨后春笋,发展迅猛,产能扩张显著,由此加剧了同业竞争,金针菇价格持续走低,利润空间被不断压缩,如今更面临着跌破成本的险境。
5月5日以来,国内金针菇价格创下新低,部分地区出厂价已跌破成本。对一些金针菇厂家来说,这个夏天不好过,只能苦苦支撑,期盼秋冬的转机。
金针菇工厂化遭遇夏日寒流了吗?对此,中国食用菌商务网展开了深入调查。金针菇价格受季节性因素影响,每年4-6月份为销售淡季,价格相对较低,但今年的价格为十年来同比最低,形成了“价格洼地”。显然,目前的低价并不仅仅是季节性因素导致的。
产能扩张过快 供求比例失衡
近年来,金针菇工厂化发展势头如火如荼,各地新建、扩建项目不断涌现,短时间内产能过快扩张,导致总体供求比例失衡。据统计,目前全国金针菇日产总量达2000吨,其中袋栽金针菇日产1400吨,瓶栽金针菇日产600吨。另一方面,在我国食用菌消费仍然属于中高档消费,终端购买者在消费者总群体中所占比例不足20%,近几年这一比例甚至进一步下滑,仅在15%左右。供给的过快增长,缺乏需求的有效支撑,价格调整势所必然。长远看来,提高食用菌市场需求,还有待于食用菌营养价值和相关知识的普及,以及人们消费观念的更新。
沿海竞争激烈 地域差异明显
江苏、浙江、上海等沿海地区,金针菇工厂化程度较高,产量较大,竞争十分激烈,价格倒逼成本的现象比较普遍。几家大企业集中寻求上市,产能扩张较快,给金针菇价格带来空前压力。面对同行竞争,部份企业采取降价措施,使得本已偏低的金针菇价格更加雪上加霜。中小企业受到很大冲击,有的企业出现严重亏损,度日如年。
而在山西等内地省份,以及市场相对封闭的三线城市,金针菇供求平衡,价格少有波动,企业盈利也比较稳定。一些三线城市日产1.5吨以下的本地企业,金针菇20kg/ctn价格稳定在110-120元之间。扬州市所辖部分县镇,金针菇20kg/ctn价格稳定在120-130元之间。新疆建设兵团一家生产杏鲍菇的企业,产品主要出口哈萨克斯坦,价格相对稳定,企业经济效益良好。
品质优劣迥异 品牌或定存亡
来源:中国水果蔬菜网
以上是网络信息转载,信息真实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