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有关权威人士分析认为,中国农业生产已经进入“高成本时代”。尽快实现甘蔗生产全程机械化的问题已经摆上主产区政府和各有关方面非常重要的议事日程。
普及甘蔗生产机械化可以十分有效地解决劳动力严重不足的问题,可以十分显著提高劳动生产率、降低生产成本、增加农民收入,同时可以促进我省甘蔗的种植走向规范化、科学化,引导蔗农普及蔗田间套种技术,改变我省甘蔗生产十分落后的观念与方式,还可以借以推动甘蔗生产逐步向规模化、专业化转变。国内外无数事实证明,甘蔗生产全程机械化是减少生产用工量、减轻农民劳动强度、提高作业效率、提高作业质量、提高蔗田保水保肥能力、防止甘蔗倒伏的重要途径。
目前,美国、澳大利亚、巴西等产糖国家已经全部或基本实现了糖料生产的全程机械化,包括整地、种植、田间管理、收获和运输的所有环节。而我国糖料生产相当一部分还停留在“刀耕火种”的传统农业年代(其中,收获工序90%以上仍是人工),机械化严重滞后。
早在1958年,毛泽东主席就提出“农业的根本出路在于机械化”。但由于种种原因,我国农业的机械化道路一直是举步维艰。不过,这种现象在近年来已经引起党中央的高度重视。在中央和地方政府的努力下,2010年全国耕种收综合机械化水平超过了52%,实现了农业生产从以人畜力为主到以机械作业为主的历史性跨越。然而,最近中科院发布的报告称,以农业增加值比例、农业劳动力比例和农业劳动生产率三项指标进行计算,中国农业经济水平比美国落后约100年,中国农业劳动生产率比中国工业劳动生产率低约10倍!
据报道,“十一五”期末,广西蔗地深耕机械化水平已经达到70%,但种、收机械仅仅是实现少数突破。今年,广西自治区财政投入580万元,地方财政配套补贴160万元,在全区10个甘蔗主产区建设10个甘蔗生产全程机械化示范区。而广西上思县截至去年底已有各类拖拉机和各种配套农机具分别近万台,全县综合机械作业水平已经达到了38.8%,农业机械承担了农村的75%劳动量,有效减轻了农民群众的劳动强度,降低了生产成本,促进了农业增效农民增收。
来源:昆商糖网
以上是网络信息转载,信息真实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