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商品整体弱势的情况下,市场均在等待农产品市场天气行情的展开。2010年6月,受干旱影响,美麦领涨农产品,历史会否在今年重演?南美大豆减产后,美国天气是否会良好以保证全球大豆的供应?答案尚未知,而近期天气无疑是决定市场未来走势的基本面关键性因素。
全球农产品整体延续震荡
“五一”过后,国内外农产品,包括豆类和玉米等,期价大幅回挫。5月中旬以来,受希腊政局动荡、中国乃至全球经济放缓担忧等宏观利空带来的系统性风险影响,农产品期价加速下挫。
截至上周,美豆回吐3月末以来涨幅,玉米小麦期价创一年半低点,国内豆类期价几乎回吐年初以来全部涨幅,小麦期价则跌至近两年低点。
但上周二以来,美麦价格异军突起,俄罗斯、澳大利亚及美国大平原小麦产区干旱引发小麦减产担忧刺激外盘持有巨量空单的基金大举平仓,美麦价格连续五天大涨不断创8个半月新高。美麦大幅飙升亦带动玉米走强,而美豆价格也低位反弹。
不过,本周二晚,外盘豆类和谷物市场受周边利空及天气预测良好打压再次大幅回挫,美豆再回低点附近,小麦结束六天连续涨势。系统性风险不减及天气炒作加剧行情震荡愈加剧烈。
光大期货分析师赵燕认为,“在全球极端天气现象不断增加情况下,后期天气行情一旦引发,或将有望推升农产品期价重拾升势。”
极端天气现象日益普遍
全球4月份极端天气现象较为普遍。根据美国海洋和大气管理局noaa最新发布的结论,2012年4月成为有记录133年来气温第五高的4月,同时也是北半球最热的4月。
美国过去12月平均气温创历史最高纪录,未来三个月,中西部南部和大平原产区气温或高于正常,夏季期间的高温炎热天气或将威胁作物生长。
近期,俄罗斯南部地区的作物受到干旱天气的损害,其中包括克拉斯诺达尔以及一些相邻地区,这也是俄罗斯传统的粮食主要产区和主要出口地区。由于一个多月来缺乏降雨,土壤墒情和作物状况随之变差。
据了解,俄罗斯南部地区占到去年全国粮食产量的五分之一,收获了2270万吨粮食,其中一半都来自克拉斯诺达尔地区。另外,乌克兰东部天气干旱也威胁冬小麦生长面临缺墒压力。据了解,黑海地区干热天气可能还会持续到6月初,初步预计可能会导致俄罗斯小麦减产200-300万吨。
来源:海南日报
以上是网络信息转载,信息真实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