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好友 看资讯首页 频道列表
山东“葡萄土专家”展洪秋农户传授良种良法
2024-05-02 14:25    9916 

5月11日是山东省莱西市武备镇岘沽村采摘大棚葡萄的日子。棚里棚外、大街小巷随处可见农民忙碌的身影,采摘搬运的、选级装箱的、过磅装车的……人来车往,一派繁忙。“今年市场行情不错,每斤葡萄能卖到20元左右,我已采摘五六趟了。”刚刚卖完葡萄的村民展树焕乐呵呵地告诉记者。

展树焕带领记者进入他的大棚,一串串紫里透红的葡萄挂满枝头。“估计今年这1.6亩的葡萄能收入五六万元。”展树焕说,“自从加入了洪秋葡萄专业合作社,有了葡萄研究所的专家指导,葡萄年年丰产丰收。”

“大棚葡萄‘五一’前后上市,采摘持续两个月,来自青岛、北京、上海、江苏和浙江等地的客商络绎不绝。”青岛洪秋葡萄专业合作社社长展洪秋说,“每年合作社千余亩大棚葡萄产量能达到200万公斤,产值三四千万元,再算上露天葡萄酿酒、鲜食葡萄和葡萄苗木收入,全年产值过亿元。”

记者了解到,目前莱西市已有50余万村庄的900多户农民加入了青岛洪秋葡萄专业合作社,合作社拥有1000多亩大棚葡萄、近2000亩露天葡萄基地和500余亩优质葡萄苗木基地。

今年55岁的展洪秋,年轻时与葡萄结下了不解之缘。1977年,当时只有20岁的他承包了岘沽村2亩露天葡萄地。展洪秋凭着辛勤劳作和精心管理,当年葡萄亩产2500斤,收入是种粮的十几倍。1985年,展洪秋又引进种植“巨峰”鲜食葡萄,同样获得成功。看着展洪秋种植葡萄获得成功,村民们心动了,在他的带动下,到1989年底,岘沽村种植白醇、白羽等酿酒葡萄和“巨峰”鲜食葡萄近2000亩,村民的日子富裕起来。

进入上世纪90年代,种植大棚蔬菜在农村获得成功,这让展洪秋眼前一亮:葡萄进大棚错季上市,岂不会获得更大效益?他的想法得到同村村民展顺元的支持,二人说干就干。1993年春天,他俩将300棵“巨峰”葡萄移栽进大棚,第二年6月葡萄成熟上市,比大田葡萄提前两个多月,半亩大棚葡萄产量达到了1500公斤,收入2万多元,效益是大田葡萄的10倍。不久,岘沽村和周围村庄发展大棚“巨峰”葡萄1000多亩。

来源:经济日报

以上是网络信息转载,信息真实性自行斟酌。

版权/免责声明:
一、本文图片及内容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的观点和立场,如涉及各类版权问题请联系及时删除。
二、凡注明稿件来源的内容均为转载稿或由企业用户注册发布,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的目的;如转载稿涉及版权问题,请作者联系我们,同时对于用户评论等信息,本网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
三、转载本站原创文章请注明来源:中华厨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