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电动车用户都有这样的感受,进入冬天,电动车续航里程越来越短了。以前每隔2-3天充一次电,现在几乎每天都要充。尤其是在气温昼夜温差比较大的北方,这种情况会更加地明显。
在这种情况下,很多人都会觉得是该换电池了?其实不然,今天就给大家分析一下,为什么一到冬天电动车就跑不远。
1气温下降,电池容量也随之下降
现在市场上的电动车,80%用的都是铅酸电池。铅酸电池最佳充放电环境温度是25℃-35℃左右,在这个温度区间内,电池的充放电效果最好,当气温处于零度时,电池容量大约只有正常的70%;零度以下,气温每下降1℃,电池容量也会随之下降1%左右。这也是为什么我们能明显感觉到夏天电动车跑的会比冬天远。
2轮胎胎压过低
由于冬季气温下降,电动车轮胎胎压也会因为空气“热胀冷缩”而下降,导致轮胎摩擦力加大,也会影响电动车续航里程。因此,提醒各位电动车用户检查一下电动车轮胎胎压,夏天最合适的电动车胎压在2.5kpa,冬天则需要3.0kpa左右。
3低温环境强行高速行驶
此外,在低温环境中,如果强行以最大速度行驶,对电动车电池的损耗会远远高于高温环境,因此,电动车续航也会大打折扣。
冬季电动车行驶里程下降属于正常现象。随着气温的回升,电动车的行驶里程也会逐渐恢复到正常状态。
勤充电:冬季骑电动车切忌让电池长期处于电量不足的状态。一般情况下,当电量低至50%时,便可进行充电。长期不用时,需每隔一个月充一次电;
适宜温度:冬季,电动车充电的最佳温度为25℃。有条件的可以停放至地下车库或者有遮挡且干燥通风的环境中充电(切忌在室内、楼道等封闭空间充电);
匀速行驶:低温环境中,保持匀速行驶,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降低电动车电量的损耗,延长续航能力。另外,冬季气温低,路面容易结冰,保持低速行驶,能让骑手及时有效控制电动车,保证骑行安全。
以上是网络信息转载,信息真实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