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好友 厨具导购网站首页 频道列表
海底捞事件引热议:不要赢了公关战 输了食品安全战
2024-06-30 13:26    3682    中华厨具网

自从海底捞爆出卫生安全问题之后,大众的关注点从海底捞的卫生问题,吊诡地迅速转向海底捞公共关系处理能力的讨论,乃至网络上出现了“宁可海底捞倒闭”的舆论,愤怒回击对于海底捞公关能力的夸赞。应该看到,夸赞海底捞的危机处理能力,实际上是对食品安全底线的忽视。而公众对于这种夸赞的反感,也反衬出无论是法律监管还是企业自身,都对食品安全底线疏于关照。

某些言论站在企业经营管理的视角上,认为海底捞危机处理公共关系水平很高。它们看起来似乎是精彩的案例分析,但这种分析是基于只见企业利益不闻消费者权益的视角。其着眼点在于企业如何过舆论关,而不是消费者权益如何伸张,因此不足为取。

那么本案例中消费者底线是什么?其实就是最基本的食品卫生能够得到保障。从海底捞的应对态度和披露的卫生管理规范上,大家普遍认可这基本上是中国餐饮业最好的管理了。但也正因如此,让人们对整个餐饮行业的卫生水平无法再抱有乐观态度。

虽然《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明文规定“食品生产经营应当符合食品安全标准”“食品安全标准应当包括食品生产经营过程的卫生要求”,但食品安全法的立法重点主要在于防范食品安全事故风险,简言之就是涉及到生命安全的食品安全事故,而对于基本的食品卫生,则属于虽有规定而难以执行。因此更多的,还是要依靠企业自律和社会监督。

而企业自律的效果,海底捞这个“业界最佳”已经给出答案。更加令人不安的是,即便被社会力量曝光,即便在资讯发达的今天,海底捞虽已给出模范般的回应,但其内容也只是承诺“努力做”,展示“如何做”,却无法一诺到底“做得到”。所以,法律管不过来,个别企业即便想管,也缺乏向死而生的信念,大部分企业管还是不管我们也不得而知——这,大约就是当前餐饮业食品卫生的基本状况。

随着中国富强文明国家的崛起,老百姓早已跨越了餐桌上吃得饱的阶段,要求吃得干净,吃得放心。这不是额外的苛责要求,而是基本的权利,与饮用干净水源,呼吸干净空气一样重要。而要想吃得干净,就必须彻底扭转当前的食品卫生状况。具体来说,要从法律管不过来转变到有法必依、执法必严;从企业缺乏决死的信念,转变到企业视其为生命线;从曝光后的公关冲锋,转变到一朝发案则企业倒闭。而若要有如此转变,法律法规就必须首先到位。其次,恐怕还需要一个因食品安全而轰然倒闭的企业做前车之鉴了。

以上转载中国食品网(标注来源:科技日报)

以上是网络信息转载,信息真实性自行斟酌。

版权/免责声明:
一、本文图片及内容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的观点和立场,如涉及各类版权问题请联系及时删除。
二、凡注明稿件来源的内容均为转载稿或由企业用户注册发布,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的目的;如转载稿涉及版权问题,请作者联系我们,同时对于用户评论等信息,本网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
三、转载本站原创文章请注明来源:中华厨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