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好友 厨具导购网站首页 频道列表
养虾鼓了“钱袋子”
2024-06-30 11:25    8042    中华厨具网

进入8月,上海奉贤区的南美白对虾迎来捕捞旺季。在海湾地区的上海百举全水产养殖合作社,虾农陈龙正哼着小曲,检查着水塘内白对虾摄食饵料的情况。前些天,他所经营的33亩虾塘成功收获南美白对虾5.5吨,早早地收回了投入的成本。“如养殖顺利,虾塘内还能产虾10吨左右,保守估计今年可盈利40余万元”。收获的喜悦写在陈龙脸上。

今年,在奉贤,像陈龙这样的虾农并不是个案。都说农业是“靠天吃饭”,但在区水产技术推广站站长叶军强看来,除今年的气候适宜水产养殖业外,更多的还是近年来在推广水产养殖模式改进的同时,形成的一系列“奉贤经验”。而这也正是奉贤水产业逐步走上从数量型向质量型转变,从传统渔业向现代渔业转变的关键所在。

苗种是养殖的基础,虾苗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养殖的成败。对于这一点,有着10多年养殖经验的虾农余华滨深有感触。他说,长期以来,虾农们养殖所需的虾苗主要来自海南、厦门等虾苗产地,由于苗种质量参差不齐,从而引发的养殖损失时有发生。自从奉贤在海南文昌建设育苗点,每年引进优质种虾,开展种质研究,繁育优质苗种后,情况大有改观。从几年来的养殖效果看,使用良种虾苗的虾池比使用普通苗种的虾池每万尾增产50%以上,病害减少70%以上,且生长周期也相对较短。如今,这种“南繁北养”的养殖模式,已深受广大虾农的欢迎。截至目前,位于海南文昌的育苗点已累计向奉贤虾农推广良种100余亿尾,有效地推动了虾农的增收。

此外,定期走访虾农,由技术人员将最新的水产养殖技术和病害防治方法送上门,也是奉贤实现虾农增收的有效途径。目前,全区1391个养殖户家家都有一本水产养殖生产日志,里面详细记录了每个虾塘的放苗时间、数量以及每天的池塘水质、饲料投喂量,甚至连当天的天气情况也都一一记录。通过不定期抽查水产养殖生产日志记录情况和推进水产养殖档案追溯体系建设,渔民质量安全生产意识大大提高,也使水产品有了自己的“标签”。

以上转载中国食品网(标注来源:东方城乡报)

以上是网络信息转载,信息真实性自行斟酌。

版权/免责声明:
一、本文图片及内容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的观点和立场,如涉及各类版权问题请联系及时删除。
二、凡注明稿件来源的内容均为转载稿或由企业用户注册发布,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的目的;如转载稿涉及版权问题,请作者联系我们,同时对于用户评论等信息,本网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
三、转载本站原创文章请注明来源:中华厨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