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好友 厨具导购网站首页 频道列表
赵玉忠和他的京郊“绿菜园”—— 从赔本赚吆喝到年收 1800万
2024-06-29 13:19    2395    中华厨具网

赵玉忠,在北京市郊蔬菜领域,是响当当的人物。熟知他的人都知道,老赵是个“执拗”的人。特别是在有机这条令人神往,但几番尝试、经历挫折而又坚守的道路上,他已不懈奋斗10年。老赵笑称,这条有机路,就是绿菜园里的“长征路”,虽然艰险,但只要勇敢面对,坚持不懈,总会守得云开见月明。的确,去年,这个小菜园卖菜收入高达1800多万元,让300多户农民一起越过越忙活,越忙越幸福。

“现在电话多,大多是订蔬菜、约参观的,不像早先,俺整天抱着电话四处求人跑销路。”借这个话茬,老赵的思绪回到了起步之初的年代。上世纪80年代,延庆小丰营村的大白菜,远近闻名。村里几乎家家户户种菜。丰收时节,男人赶大车走街串巷,菜就被一抢而光。然而,这样的好年景儿,并没有一直延续下来。2007年,小丰营村298户菜农联合成立绿菜园蔬菜种植专业合作社,原本经营眼镜厂的赵厂长,因懂经营,被推选为合作社理事长。

赵玉忠上任后发现,社员对市场缺乏了解,种植品种太过单一。“要种就种高端菜!”在市场的风浪中摸爬滚打了十几年的赵玉忠,跑市场调研、上网查资料,确定了合作社未来的发展方向,建了200多栋大棚,种有机菜。“虽然有机菜的种植标准极其严格,产量也没有普通蔬菜高,但销售价格却比普通蔬菜高出10几倍。”赵玉忠觉得,随着生活水平提高,人们越来越关注饮食健康,有机菜一定大有前途。

然而,丰收的有机菜,却并没给大伙儿换回厚厚的钞票。绿菜园共有99种有机认证蔬菜,年产量达100万公斤。但2009年取得有机认证之初,基地的有机蔬菜有90%都在地头儿被当作大路菜贱卖了。最惨时候,基地日产3000多公斤有机西红柿,几乎每天都要倒掉七八百公斤,合作社连买肥料的钱都没了。

老赵就是不信邪。为打开销路,让更多消费者认识有机菜,他们经常在社区里搞活动,展销有机蔬菜,给消费者介绍有机蔬菜的种植过程。还开通了网上卖场、社区菜柜和社区菜站等多种渠道。尝试摆脱小贩,自己跑销路。几年下来,有机菜的市场逐渐打开。2012年,绿菜园成为首批国家级示范社。年销售收入也节节攀升,从赔本赚吆喝发展到年收入1800多万元。

老赵的“长征路”并没有就此停滞。眼下,他正琢磨天敌昆虫技术,打算让这些“天兵天将”把菜园看护起来,园区可以把生物农药都省了。还有一件大事,就是提高设施机械化水平,他说:“农民种菜太辛苦,咱得减轻劳动强度,让农民成为一个体面职业。”

刘菲菲摘自《京郊日报》

以上转载中国食品网(标注来源:农民日报)

以上是网络信息转载,信息真实性自行斟酌。

版权/免责声明:
一、本文图片及内容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的观点和立场,如涉及各类版权问题请联系及时删除。
二、凡注明稿件来源的内容均为转载稿或由企业用户注册发布,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的目的;如转载稿涉及版权问题,请作者联系我们,同时对于用户评论等信息,本网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
三、转载本站原创文章请注明来源:中华厨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