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好友 厨具导购网站首页 频道列表
药材种植绿了荒山富农家
2024-06-29 13:18    467    中华厨具网

“以前,我们种植传统农作物,效益很低,现在改种党参、桔梗、沙参、柴胡、防风等中药材,收益比种庄稼翻了好几倍。”谈到种植中药材产业的效益,内蒙古赤峰市松山区大庙镇刘营子村的村民们露出了满意的表情。今年,大庙镇刘营子村种植中药材喜获丰收,700多亩的党参、桔梗、沙参、柴胡、防风等中药材进入采收、晾晒、烘烤、销售旺季,种植户人均增收4000多元,是种植大田作物的七八倍,种植中药材成为该地区农民加速增收致富的主导产业。

近年来,大庙镇抢抓机遇,大力开展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以中药材种植为龙头,现已发展党参、桔梗、沙参、柴胡、防风等中药材种植达5000亩,种植户人均增收4000余元。

大庙镇党委、政府依托得天独厚的山地资源,利用国家退耕还林和农业综合开发的优惠政策,按照“科技先行、大户带动、严抓细管、租赁经营”的原则,引导农民利用广阔的山地资源大做中药材种植文章,立志把千亩荒土变成财源滚滚的“绿色银行”。大庙镇在推进现代远程教育站点发展过程中,把远程教育终端点建立在产业基地和协会合作组织里,为农民学习技术技能、了解市场信息开辟了快捷通道。

“像我们这个年龄出去打工也没人用,我们两口子在家种了10亩药材,一年下来也能挣上7万多元,不比在外打工差。”刘营子村村民王玉高兴地说。

看到别人种药材都挣了钱,其他村民也不甘落后,踊跃投资种药材也发起了“药财”。原来的药材种植都是农户自发的、零散的、小规模的种植模式,通过组织引导后将进行有计划、有目的、成规模的发展,目前有的村已经建立了药材合作社,积极为农民解决销售问题。

中药材的大面积种植,改变了大庙镇过去单一的农业产业结构,增加了农民收入,催绿了荒山荒坡,保护了自然环境,而且推动了大庙镇中药材生产的蓬勃发展,使上百名农村剩余劳动力实现了有序转移。据专家估算,该镇药材年产值已超过2000万元。

以上转载中国食品网(标注来源:新农网)

以上是网络信息转载,信息真实性自行斟酌。

版权/免责声明:
一、本文图片及内容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的观点和立场,如涉及各类版权问题请联系及时删除。
二、凡注明稿件来源的内容均为转载稿或由企业用户注册发布,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的目的;如转载稿涉及版权问题,请作者联系我们,同时对于用户评论等信息,本网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
三、转载本站原创文章请注明来源:中华厨具网

loa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