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好友 厨具导购网站首页 频道列表
ai持续升温:2025全球ai制造业市场规模将达172亿美元
2024-06-24 10:55    6694    中华厨具网

全球第二大市场研究机构marketsandmarkets日前发布报告称,2018年ai制造市场规模为10亿美元,预计到2025年这一数字将增长为172亿美元,预测期(2018—2025年)内的年复合增长率为49.5%。

报告指出,大数据以及风险资本投资的增加是推动ai制造业市场不断增长的主要因素。此外,不断发展的工业物联网和自动化也进一步推动了ai制造业市场的增长。

作为一项极具发展前景的前沿领域,人工智能与制造业的融合发展,其根本目的是提高效率,降低成本。而现阶段ai在制造业的主要技术为机器学习。自然语言处理、上下文感知计算以及计算机视觉等,且通过硬件、软件以及服务三种不同的方式满足制造业的需求。报告显示,目前ai在制造业的主要集中在工业互联网、缺陷检测、无序分拣以及智能搬运、网络安全、机器人,且涉及汽车、能源和电力、制药、重金属和机械制造业、半导体和电子产品、食品和饮料等多个行业。

在这份报告中,marketsandmarkets通过对北美、欧洲、亚太地区、中东和非洲以及南美洲的ai制造业市场进行调研后,得出了以下四大结论——

在预测期内,处理器占据ai制造业硬件领域最大市场份额

报告指出,ai制造业越来越需要具有高计算能力的硬件平台来运行各种ai软件,这是加速制造市场中ai硬件设备增长的关键因素。此外,对运行ai算法的高计算处理器日益渐长的需求也促进了ai制造业硬件部分的增长。

报告提及的处理器部分包括mpu,gpu,fpga和asic。在处理器部分中,中,由于高并行计算能力,预计gpu将实现强劲增长,并且预计未来几年增长势态依旧不错。

在预测期内,机器学习技术将得到更广泛的应用

机器学习技术在ai制造业的广泛应用,主要原因在于机器学习能够收集和处理大数据及其在各种制造应用中的应用,如预测分析和机械检测、量控制和网络安全等等。

此外,机器学习算法在整个预测期内预计占ai制造业的最大份额。这归因工厂采用大数据和机器学习来提高生产率,减少机器停机时间和降低运营成本。

缺陷预测、检测和维护预计将占据ai制造市场最大份额

报告指出,越来越多的工厂开始使用计算机视觉和机器学习技术进行机械检测。

其中,工业物联网的出现以及制造业中大数据的使用是推动缺陷预测、检测和维护增长的主要因素。

据悉,缺陷预测、检测和维护可确保设备正常运行并降低其恶化速度。缺陷预测、检测和维护中的ai技术包括定期检查、测试和设备调整,且无需事先了解设备故障。

在预测期内,亚太地区将成为北美地区的主要制造力量

亚太地区也被认为拥有世界上最多的制造工厂,其中,制造工厂中工业机器人的高采用率预计将推动亚太地区ai制造市场的增长。ai的广泛应用不仅可以使机器人更智能,减少机器的停机时间,还能提高生产力。而在2016年用机器人取代了6万名工厂工人的富士康科技集团就是最典型的例子、

北美地区是ai制造业市场中的主要贡献者,其中美国在2017年占据最大的最大份额。跨行业参与制造业领域,以及风险投资的大幅增加,进一步推动了北美的ai制造业市场。

此外,报告还总结了近两年全球ai制造业市场的关键事件,包括:

●2018年3月,西门子和atos宣布加强战略合作,计划通过联合市场计划和加强联合创新和投资计划,加速其2020年的联合业务。

●2018年9月,壳牌全球解决方案国际公司(shellglobalsolutionsinternationalb.v.)宣布,它正在扩大与微软的合作,以帮助加速行业转型和创新。通过此次合作,壳牌将提高整个公司的效率,从钻井和开采到员工授权和协作,以及零售客户和员工的安全。

●2018年9月,西门子在奥地利维也纳的2018年欧洲公用事业周推出了一种名为“sieaero”的架空线检测服务新方法,首次将ai和远程无人机(uav)用于检查输电线路。

最后,marketsandmarkets还指出,全球ai制造业市场目前主要nvidia(美国),英特尔(美国),ibm(美国),谷歌(美国),微软(美国),aws(美国),generalvision(美国),ge(美国),西门子(德国)和三菱电机(日本)主导。

此外,在全球ai制造业市场的新兴公司还包括aibrain(美国),优必选(中国)和darktrace(英国)。

转载:中国机器人网(原始来源:评论:0)

以上是网络信息转载,信息真实性自行斟酌。

版权/免责声明:
一、本文图片及内容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的观点和立场,如涉及各类版权问题请联系及时删除。
二、凡注明稿件来源的内容均为转载稿或由企业用户注册发布,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的目的;如转载稿涉及版权问题,请作者联系我们,同时对于用户评论等信息,本网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
三、转载本站原创文章请注明来源:中华厨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