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好友 厨具导购网站首页 频道列表
中石化与伊拉克盛宴擦肩而过
2024-06-21 12:52    5002    中华厨具网

11月22日,伊拉克政府正式宣布,在新一轮油田开发竞标前,中石化提交的资料及保证金已被拒收。

“我们的立场很明确,不会与任何未经中央政府批准而跟库尔德地区政府签署合约的企业打交道。”当天伊拉克主管石油合约和许可证相关事务的sabah abdul kadhim表示。

自6月中石化收购瑞士addax石油公司以来,业界就传言伊政府将禁止中石化参与新一轮的竞标,因为addax石油公司在伊拉克库尔德斯坦地区有合资的taq taq公司,每天生产原油30万桶,所产原油直接在当地炼厂消化,此外它还在伊拉克的sangaw区域占有26.67%的油田利益。

“中石化受到了沉重的打击,因为它最缺乏上游资源,而且近年来它们一直在中东地区努力。现在在最有希望成功的伊拉克受挫,对其打击可想而知。”有跨国公司高官说。

到记者截稿为止,中石化负责国际业务的相关部门拒绝对此作出评价。

出局始末

11月20日是一个关键的节点。

在此之前,所有希望参与新一轮竞标的企业都必须向伊政府提交相关资质、并支付竞标保证金。只有通过资质认证的企业才有资格参加12月11-12日的竞标。

目前已有约40家参与竞标的企业支付了20万-50万美元的保证金,获得了竞标的资格,其中就包括6月第一轮伊政府竞标时中石化的同盟者意大利埃尼石油公司。

在伊政府公布的12月招标名单中,包括了巴德拉油田(badra)、东巴格达油田(east baghdad)、哈拉夫油田(garraf)、马吉努油田(majnoon)、najmah油田、凯亚拉油田(qaiyarah)、西古尔纳-2油田、halfava油田,以及两个油田群,资源总储量达410亿桶。

“这是一份大餐,甚至可以说是2000年以来石油业内最大的一次盛宴,它占据了伊国石油储量的近1/3,每个大型石油公司都不会放弃这个机会。”有中石油高层说。

然而中石化提交的材料及保证金,被伊政府拒收了。

今年6月24日中石化宣布其全资子公司以72.40亿美元全资收购瑞士addax石油公司。该公司在伊拉克库尔德地区有合资的taq taq公司,每天生产原油30万桶,所产原油直接在当地炼厂消化。此外addax公司还在伊拉克的sangaw区域占有26.67%的油田利益。

8月底伊政府即表示,如果证实中石化对瑞士addax石油公司的收购,则将把中石化列入黑名单,禁止其参加伊拉克油田招标。

“我们的立场很明确,不会与任何未经中央政府批准而跟库尔德斯坦地区政府签署合约的企业打交道。”伊拉克主管石油合约和许可证相关事务的sabah abdul kadhim表示。

对此有中石化高层曾表示十分委屈,并表示将积极与伊政府沟通协调,“我们是因原股东的过错受罚,这不公平!在我们收购addax之前,它就已经获得了这些资产。”

“最后的”石油盛宴

在经历1970年代国有化运动后,伊政府进行的招标被石油业界普遍视为“最后的”石油盛宴。

这是因为国有化运动后,全球主要产油国都已将石油资源收归国有,外资公司只能以作业者、投资方的身份介入当地的石油开发。在沙特和科威特等国,石油资源甚至只能由本国国有石油公司进行开采,外资只能从事钻井等服务项目,而不允许参与勘探、开采业务。

多年来由于战乱频繁,伊拉克石油储量和产量长期低位徘徊,石油资源集中的北部地区甚至没有进行过有效的勘探,目前公布的数据还是1970年代的。曾有专家估计,其真实储量可能会超过沙特的2640亿桶。

“正是源于此,伊政府才决心排除美国的干扰,在全球范围内进行石油区块开发的国际招标,以迅速提高本国石油产量。在当今国际政经环境下,只有伊朗和伊拉克才可能有采取这种模式进行石油开发。”那位中石油高层说。

外交部网站公布数据显示,伊拉克已探明石油储量为1150亿桶,仅次于沙特和伊朗。根据伊现行的石油法,其油田招标均采取服务合同模式,即中标企业将负责油田的勘探、开发、生产等全部工作,所有产出都将归伊政府所有,中标企业将获得伊政府给予的、事先商定的服务费。

目前已公布的信息显示,伊拉克政府将持有招标区块25%股权,而中标企业则将获得为期20年的油气服务合同。此外,中标企业还需支付12亿美元的“签署费”,其中有4处需要支付1.5亿美元的签署费,其余6处则为1亿美元。

在今年6月的第一轮招标中,埃克森美孚等国际石油巨头认为伊政府出价太低,从而使首轮标的大幅流标。然而当它们确定bp-中石油的联合体已成功获得鲁迈拉油田合同时,即迅速改变策略,降低报价,与伊政府签约(详见10月20日《不做“打短工的麦客”:中国石油开启中东征程》),由此可见伊拉克石油资源在石油业内的地位。

“我认为,第二轮竞标可能更加激烈,毕竟巴德拉油田等10个区块的储量占据了伊拉克石油储量的1/3。”上述中石油高层说。

在他看来,第二轮招标将是伊拉克石油盛宴的高潮,“一旦这些区块合同全部执行,伊政府不会再进行更大规模的招标了”。

中石化的无奈

作为1998年石油行业重组后诞生的产物,中石化自降生伊始就“先天不足”:一方面它拥有当时国内最先进、效益最佳的炼化、销售资产,占据了国内60%以上的成品油市场份额和大半化工品市场;另一方面原油作为其主要生产原料,70%以上却需要依靠外部输入。

这种头重脚轻的业务结构,使得中石化一开始就不得不在国际油价的大幅波动中“裸奔”,其业绩也随着国际油价的波动而上下翻腾。

为了扭转这种不利局面,中石化历任首脑都将上游资源的勘探开发作为公司发展的重点。通过不懈努力,近几年来该公司在山东、新疆等地的油气勘探开发中取得了很多成绩,然而这些成绩却远远撵不上国内市场对石油产品需求的增长速度。

作为市场的龙头,为了保住市场份额,中石化不得不将视角转向海外,谋求从国际市场获取更多稳定、廉价的石油资源。

“然而国际上开发条件优越、储量丰富的区块早被跨国公司瓜分殆尽,剩给后来者中国企业的多是开发条件恶劣、资源条件不佳的地方。即便这种‘残次品’,我们也需要拼尽全力去争夺。”有中石化经济技术研究院专家无奈地说。

瑞士addax石油公司就是这样一个典型的例子。作为中小石油企业,该公司的资源主要集中在西非和伊拉克,其中伊拉克的资产是2003年伊战后从库尔的地方政权手中获得的,由于那里尚未经过大规模勘探开发,因此资源开发潜力比较大。

作为后来者,中石化当然希望借收购该公司成功挤入中东石油市场,但却“不幸的”与伊拉克石油盛宴擦肩而过。

“中国石油企业进入国际市场较晚,对于市场规则等不熟悉,它们需要快速成长,否则这种事件今后仍会发生。”那位跨国公司高管最后说。

来源:行业资讯

以上是网络信息转载,信息真实性自行斟酌。

版权/免责声明:
一、本文图片及内容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的观点和立场,如涉及各类版权问题请联系及时删除。
二、凡注明稿件来源的内容均为转载稿或由企业用户注册发布,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的目的;如转载稿涉及版权问题,请作者联系我们,同时对于用户评论等信息,本网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
三、转载本站原创文章请注明来源:中华厨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