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好友 厨具导购网站首页 频道列表
风电送不进电网 电网规划滞后制约风电发展
2024-06-21 12:42    5014    中华厨具网

“贴瓷砖、安马桶、装浴盆……一座豪华卫生间眼看就要建好,却发现没有下水道。”在上周举行的中国工程院第91场工程技术论坛上,有专家这样比喻风电场建设与电网规划的脱节——在我国已竖起的成片“大风车”中,近三分之一由于无法并网而做着“无用功”。最为棘手的是,有些地方,图纸上根本就找不到“下水道”。

中国可再生能源学会风能专业委员会秘书长秦海岩指出,电网规划滞后已成为制约我国风电可持续发展的瓶颈;而随着海上风电场的规划建设,上亿千瓦的风电将陷入“没法登陆”的窘境。他呼吁从国家层面尽早规划,以集约化、低成本的方式铺设海底电缆,避免陆上风电送不进电网的前车之鉴。

500亿元风电投资在“打盹”

据中国电力联合会披露的数据,截至去年底,我国风电总装机容量达1221万千瓦,其中实现了并网发电的约为894万千瓦,这意味着,还有327万千瓦风电徘徊在电网之外。

并网难,并未遏制企业进军风电的热情,只是,行动迟缓的电网让这股热情显得颇为尴尬。研究报告显示,截至今年7月,我国风电总装机容量已上升到1474万千瓦,而未并网的风力发电机组约500万千瓦,也就是说,三分之一风机处于闲置或空转状态。若按每千瓦工程造价1万元推算,相当于500亿元资金在“打盹”。

是风电供过于求吗?“中国风电不仅不是多了,而是微不足道。”秦海岩说,目前风电仅占全国电力总装机的1.5%,恰恰因为风电“过于弱小”,使得电网的接纳热情不高、动力不足。

自2006年以来,我国风电装机容量连续三年翻番,如此爆发式增长让电网规划始料未及。与此同时,我国风能资源丰富地区通常远离电力负荷中心——许多大型风电项目建在电网薄弱的边远地区,这给风电并网及其后的调度带来了很大困难。

无法忽略的是,时大时小、忽有忽无的间歇性电流,在客观上制约着风电上网。国家发改委能源研究所原所长周凤起曾在公开场合指出,上亿千瓦是人类从未想象过的风电容量,如何与如此大容量的不稳定电力配套,对未来电网建设是一个挑战。

在秦海岩看来,不稳定的风电一旦上网,对电网会有影响,但并非不能解决。根据欧洲风电发展的经验及业界普遍观点,风电在电网中的比重不超过20%,是电网可以接受的安全线。在此范围内,可通过水电、分布式供能等方式与风电互补调峰,以确保电网安全。

风电“直供”应对消化不良

可以预见,10年后中国可能拥有上亿千瓦的风电机组。倘若电网一时间消化不了,如何用掉这些送不出去的“绿电”?国家973项目“海上大规模风电的非并网多元化应用研究”首席科学家、江苏省宏观经济研究院院长顾为东提出了风电“直供”设想——将“潮水般涌出”的海上风电直接供给规模化制氢、海水淡化、电解铝、氯碱化工等高耗能行业,就地消化。

眼下,由顾为东领衔的这一攻关项目正尝试绕过电网瓶颈,为风电另寻出路。“未来,海上风电场既可以送电上岸,也可以送氢气、氧气或淡水上岸。”顾为东透露,两年半的研究证明,“直供”不仅能将风电100%消耗,还可降低30%-40%的风电场建设成本。值得一提的是,不稳定的风电电流只会让海水淡化、电解铝等行业的产量上下波动,却并不影响电解效果,“风大产量高,风小产量低,无风停一停,但都没关系”。

目前,我国已在甘肃、内蒙古、江苏等地规划了7个千万千瓦级风电基地,被誉为“风电三峡”。届时,相当于若干个长江三峡的电量将通过电网寻找各自的“用武之地”。有专家担心,即便风机设计制造过关,但电网负荷、输电设施都将是问题,而电网改造升级的费用势必会增加风电的使用成本。

中国人民解放军理工大学教授王景全院士认为,应对风电并网难,“不能把所有鸡蛋放在一个篮子里”,既要加紧建设与可再生能源匹配的智能电网,适当发展分布式小型风电场,又要为可能上不了网的风电广辟消纳途径。

来源:行业资讯

以上是网络信息转载,信息真实性自行斟酌。

版权/免责声明:
一、本文图片及内容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的观点和立场,如涉及各类版权问题请联系及时删除。
二、凡注明稿件来源的内容均为转载稿或由企业用户注册发布,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的目的;如转载稿涉及版权问题,请作者联系我们,同时对于用户评论等信息,本网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
三、转载本站原创文章请注明来源:中华厨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