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好友 厨具导购网站首页 频道列表
成为汽车大国之后 中国汽车之路该怎么走
2024-06-20 10:47    9786    中华厨具网

2009年,中国汽车产销突破1300万,取代美国,一跃为全球产销量第一的国家,成为全球汽车业瞩目的焦点。

在兴奋、骄傲之余,中国车企也开始了冷静的思考,1300万的产销数据该如何解读?中国车市又将如何演绎?

业内人士指出:年产销突破1300万,只能说是汽车大国,与汽车强国还有一定的差距,中国要从汽车大国向强国迈进,不仅要靠销量领先,还要在技术、品质、品牌与管理各方面加强与提高。

那么,中国汽车如何从大国迈向强国?中国车企在2010年将何去何从?

从外延到内涵的增长方式变革

对于2010年,各汽车厂商抱有十足信心,大多将目标定为20%以上的增幅。其中,北京现代一反常态,仅将2010年的销售目标定为67万,目标增幅不到18%。在快鱼吃慢鱼的竞争机制下,北京现代何以主动放缓增速?

据了解,伴随2010年春节后第二工厂产能升级改造完成,北京现代将达到60万的年生产能力。很明显,摆在北京现代董事长徐和谊面前的虎年难题是,如何突破产能禁锢,解决60万产能与67万的年销售目标的矛盾?如何抓住机遇,夯实地基,以获长远发展?

2010年新年早会上,徐和谊心中已勾划勒出一幅新的增长蓝图。“进一步提高效率,进一步降低成本,积极建设更加灵活的生产体系,大力推进顾客及市场导向型销售战略,全力实现市场占有率的稳定增长。”在2009年取得令业界眼花缭乱的三级跳增长之后,徐和谊在新虎年第一个早会上伊始对谈起北京现代2010年新经营部署时语重心长。

不同于2009年的提速、提速,再提速的外延式增长,这是一场与每个北京现代人都密切相关的“内涵式增长”变革。2010年,北京现代酝酿着通过管理创新实现效率提高、降低成本、塑造品牌,从而步入内涵式增长的轨道,并基于此,提出了四大调整:收入和收益的调整、品质和品牌的调整、团队和个人的调整、合作关系的调整。

从生产到市场的战略中心转移

北京现代发力“内涵式增长”的消息传出,业内的主流看法是:这是一场水到渠成的经营变革。

7年来,北京现代无论是企业建设速度还是产销业绩都创造了中国汽车行业的新纪录。如今,北京现代拥有了国际先进生产和管理水平的工厂,以及完整并不断向上延伸的产品线,已从单一制造企业,向有大规模生产能力、丰富产品系列,形成研发、制造、销售、物流等综合能力的全能型汽车企业成功转型,稳居中国车企第一阵营。

据悉,北京现代总经理卢载万在谈及2010年的经营方向时也未雨绸缪:“单纯依靠产品质量这一基本属性来追求销售最大化毕竟有限,有品牌的支撑才能确保坚不可摧的市场地位。”

随着北京现代的快速发展及成功转型,原有的“粗放式管理”逐渐显现弊端。产销在7年多的时间内从5万辆逐步上升到57万辆,以生产为中心的管理模式已不能适应新的市场发展阶段。为此,常务副总经理李峰强调:“北京现代必须重新对价值链管理进行排序,完成从以生产为中心向以市场为中心转变,即:产品结构的改变、市场结构的改变,职能结构的改变,要明确工作标准,做到精细化。”

来源:行业资讯

以上是网络信息转载,信息真实性自行斟酌。

版权/免责声明:
一、本文图片及内容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的观点和立场,如涉及各类版权问题请联系及时删除。
二、凡注明稿件来源的内容均为转载稿或由企业用户注册发布,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的目的;如转载稿涉及版权问题,请作者联系我们,同时对于用户评论等信息,本网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
三、转载本站原创文章请注明来源:中华厨具网

loa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