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好友 厨具导购网站首页 频道列表
“海事无小事” bp漏油对我国的警示
2025-08-06 08:32    4854    中华厨具网

美国墨西哥湾“深水地平线”平台爆炸事故显现了海洋生态的脆弱性和协调治理的重要性。我国深海油气资源开发刚刚起步,这次事件对我国来说具有重要的借鉴作用和警示意义。

首先,国家要完善监管制度和监管机制。媒体披露,事发前美国政府缺乏有效监管,事发后又缺乏有效救援措施。联邦和地方政府部门也是“多头分管”:内政部矿管局、环保署、国土安全部、军方海岸警卫队均有海洋管理权。更致命的是这些部门与油企之间往往关系暧昧,存在利益关系。为此,奥巴马称“必须终结油企和监管部门的私密关系。”

我国对深海油气资源开发的管理更加分散:涉及海洋、渔业、环保、交通海事、海关、边防等,呈现“九龙治海”局面。部门与地方条块分割,势必造成信息不畅、效率低下,妨碍统一、高效、科学管理机制形成。国家要充分考虑开发活动对海洋生物、水体、大气、地质等各方面影响,完善开发环境影响评价制度、海上作业安全许可制度、整合管理资源、完善管理机制、制定应急处置预案,防止次生灾害发生,实施有效监管。

其次,油企要严格履行责任,确保安全作业。媒体披露,bp公司长期低估海上开采风险。墨西哥湾过去发生多次防喷阀失灵引起井喷,因天然气爆炸起火造成平台倾覆、漏油污染等事故。最严重的是1979年6月伊斯托克1号平台井喷,每天向海面喷射4080吨原油,历时296天才完全停止,共计泄漏45.36万吨原油。而1989年美孚石油公司的泄漏事件更加严重。这些都没有引起重视。最近bp公司的“亚特兰蒂斯”号平台又现漏油隐患,17名民主党议员5月19日致信内政部长肯·萨拉萨尔,要求着手安全检查。

客观地说,深海油气开采属“高危作业”。bp等英美石油巨头都难以预防此类事故,我国油企深海油气开采技术较之还有相当差距,更应从中吸取教训:一是进一步完善健康安全环保制度和体系建设,特别要加强供应商、制造商、承包商责任管理。二是严格执行安全作业制度,特别是做好钻遇高压油气层前的各种应对措施,保证防喷阀处于完好状态,加强员工安全环保责任意识和安全作业训练。三是完善防护、救灾设备体系和应急预案。四是做好防井喷、防污染设备建设、配备和使用,以及污染治理研究,做到有效防范,有效治理。

最后,要强化我国深海装备科研、制造和使用。深海技术与航天技术是当今两大尖端技术。相比之下,我国在深海技术方面投入不足,核心技术和关键设备大都来自于发达国家,如深海大型物探、钻井、测井、铺管、水下生产设备等都集中在哈里巴顿、斯伦贝谢、transocean等一些大公司。我国虽然号称“制造大国”,但深水关键领域的设备国产化还远未实现。这关系到海底遥感遥控、回接、防喷、防泄漏、防污染等一系列安全环保的环节。如果这些关键技术不能形成国内主导,安全环保就没有保障,就会长期依赖于人而受制于人。如果深海技术也像“两弹一星”那样形成国家倡导、产学研结合攻关、引进与创新结合的体制,一定会取得重大进展。

中国是一个海洋大国,但还不是一个海洋强国。我们应从墨西哥湾这次事故中吸取教训。像这种重大事故一旦发生,救援和治理难度非常巨大。应该说,美国政府和bp公司投入大量人力物力救援,一个多月来仍难以控制,说明预先防范是多么重要。“海事无小事”,安全环保是海上作业永恒的课题,只有更好,没有最好。我们必须健全各方面的责任机制,在有效开发利用海洋资源的同时,做到有效防范、有效监管、有效治理。

来源:行业资讯

以上是网络信息转载,信息真实性自行斟酌。

版权/免责声明:
一、本文图片及内容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的观点和立场,如涉及各类版权问题请联系及时删除。
二、凡注明稿件来源的内容均为转载稿或由企业用户注册发布,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的目的;如转载稿涉及版权问题,请作者联系我们,同时对于用户评论等信息,本网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
三、转载本站原创文章请注明来源:中华厨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