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好友 厨具导购网站首页 频道列表
智能耳机究竟是智能还是智障?ai面临新拐点
2024-06-18 14:59    7029    中华厨具网

近日,谷歌在年度新品发布会上推出了多款重量级新品,包括新一代智能手机pixel 2/pixel 2 xl,搭载谷歌assistant语音助手的全新笔记本电脑pixelbook,随身抓拍神器clips(ai相机),以及两款智能音箱新品:主打小巧/廉价的google home mini与主打语音交互和高音质的google home max。

谷歌首款智能耳机:pixel buds

值得一提的是,在本场发布会上,谷歌还发布了旗下首款智能耳机:pixel buds。耳机采用无线设计(不是全无线),造型简约,支持触控操作 (滑动、点按等),并且还支持呼出google assistant功能,售价159美元。

此外,这款耳机还有一项技能:通过与google translate的联动,可提供实时翻译功能(支持40种语言的在线翻译)。语音助手+实时翻译,这两个技能可以说让pixel buds成为一款不折不扣的智能耳机产品。

谷歌ceo sundar pichai在发布会上提出了一个重要的概念:“the shift from a mobile-first world to an ai-first world”(从移动优先向ai优先的转变)。而在本场发布会上,ai,硬件和软件,也成为了贯穿整场发布会的主旋律。

对于pixel buds这款智能耳机,不论是在产品设计,功能还是定价方面,都不难看出它的对标产品是苹果的airpods。后者自从去年发售至今,在北美市场共销售出90万部,并且在亚洲市场也获得了不错的销量。今年,无线耳机市场更加火热:索尼、bose、森海塞尔等老牌厂商都推出附带智能属性的无线耳机产品,身为软科技巨头的谷歌自然不会无动于衷。

pixel buds的“智能”在于它与手机app之间的联动

回到pixel buds这款耳机,除了音质本身,消费者关心的自然是它的智能属性。对google assistant语音助手的支持,使得pixel buds可以随时为用户读取信息、邮件、新闻和日历提醒事项等内容,用户不需要再掏出手机做多余的操作,彻底释放了双手。我们可以想象一下,这种场景在你做家务、运动健身和开车时是不是都很实用?

除此之外,pixel buds还可以做的更多,比如告诉耳机想听的歌曲名字、切换至下一曲(播放已收藏的音乐列表)或播报当日热点新闻等。需要与家人/朋友联系时,告诉耳机“打电话给xxx”,耳机就会帮你拨打电话。

可以看到,以上这些操作只需要你动动嘴告诉耳机就可以轻松实现,再也不需要掏出手机-解锁-点击app或输入电话号码等一系列手动操作。语音交互的强大之处,就是让用户的日常生活变得更加简单和轻松。

搭载google assistant的bose qc35ii

今年8月,bose联手谷歌推出了全新一代的头戴式蓝牙降噪耳机qc35 ii。这款耳机的最大亮点就是其搭载了谷歌的google assistant语音助手,可以实现与pixel buds耳机相同的智能扩展功能。

至此,苹果的airpods,bose的qc35 ii,以及谷歌最新发布的pixel buds都进入到了智能耳机市场这一新领域。和传统蓝牙耳机相比,这些智能耳机都更“聪明”,同时还有着更简单方便的交互体验。对于用户来说,这将让他们的日常生活变得更加轻松,同时这也将是一次全新的体验升级。

智能耳机的核心是与手机的联动

智能耳机的核心不是计算中心,而是与手机的联动

其实智能耳机这一产品早在2015年初的ces上就已展出,一款由国人设计,名为vinci的智能耳机引起了很多媒体的关注。当时我在现场还体验了一番,虽然它的造型看起来是一款耳机,但vinci却把它定位于是一款智能可穿戴产品,称之为“智能头机”。

该产品采用深度定制的android系统,搭载各大讯飞语音助手,支持wifi和3g无线传输,并内置运动/心率/gps等多个传感器。你可以把它简单理解为一个高度集成的智能设备。同时,vinci智能头机未来将可拓展到ai、互联社交等诸多领域。总之,对于这样一款全新的产品,很难用一句话来概括它,就暂时把它定义成一款包含了“硬件+软件+算法+ai”的智能产品。

2015年在ces上亮相的vinci智能耳机

不过,这款产品也有着明显的缺点,比如体积大/分量重,长时间戴在头上很不舒服,所谓的户外运动使用更是不现实。另外,由于集成了多个传感器,耳机的续航也是一大问题。

基于3g和wifi传输更是让人觉得鸡肋。如今手机已经成为很好的移动计算中心,为什么还要耳机来承载一个计算中心的角色?如果耳机本身都达不到便携和舒适性,赋予其再多的智能属性恐怕也很难打动消费者。

再回到今天的智能耳机产品,不论是airpods还是pixel buds,它们的共同点都是小巧、佩戴舒适,可以满足用户各种生活场景的使用需求。另外,airpods和pixel buds与上面提到的vinci这类智能耳机有一点本质上的不同,那就是前者是依附于手机存在的,它们的智能是通过蓝牙和语音助手与手机上的app联动。

也就是在用户使用耳机时,耳机是默认手机存在的。而后者则是一个完全独立运行的计算中心,需要复杂的硬件集成和算法,在这种情况下,自然很难把耳机做的小巧轻便。

未来的智能耳机一定会继续朝着无线化和轻量化的方向发展,并通过内置的传感器和语音助手,充当用户的私人助理。通过与手机app的联动,管理你的吃/住/行、健康状况等,而这同样也是其他可穿戴设备未来的发展路径(例如智能手表)。

一场由amazon引发的智能音箱“大跃进”

从人机交互体验来讲,不论是智能耳机还是智能音箱,它们的语音交互方式比我们早已习惯的触控交互(比如智能手机)更具扩展性。而耳机相比于音箱来说,又具有独特的优势:可随身携带,不需要wifi,私密性更强,更丰富的应用场景等。在智能耳机上,用户可以更方便的在任何环境下进行语音交互,而不像智能音箱,只能被限制在室内环境下使用(必须有wifi才能工作)。

说到智能音箱,其2014年正式进入国内市场,之所以到现在也没有迎来爆发,主要原因在于它过于依赖于wifi(以及被媒体和行业用"放大镜"来看待)。没有了wifi,它就是一款普通的蓝牙音箱。此外,被智能音箱炒起来的万物互联和其背后的智能家居生态系统,目前来看都太过超前,因为我们的家里根本没有多少智能设备与音箱联动。

就算是行业的领军者amazon echo也并没有你想象的那么神奇,在欧美市场,它的主力用户是家庭主妇和一些上了年纪的人(在家时间比较长的用户),真正使用echo的年轻人却并不多。

但智能耳机却不同,它依托于手机而存在,与用户的距离更近,陪伴用户的时间更长,使用场景更丰富。最重要的是它可以通过语音指令控制手机做更多的事,它的实用性和应用场景都比智能音箱要大很多。

如果说智能音箱更适合长时间在家的人使用,那么智能耳机则几乎不受使用环境的限制。因为后者的应用场景更丰富,私密性更强。戴上耳机,它就是你的私人助理,别人无法控制它。只要它的使用体验和稳定性够好,智能耳机的用户粘性将远超智能音箱。

就像现在的很多airpods用户,一天里除了洗漱和睡觉,其他时间几乎都会把它戴上耳朵上。而这一点,则是智能音箱无法做到的。

写在最后:

可以预见,在苹果和谷歌两大科技巨头都相继推出智能耳机后,更多的音频厂商和智能硬件公司也都会快速跟进。

继智能音箱狂潮之后,会不会再次引发一场智能耳机的“大跃进?”目前来看这种可能性有点高。不过,对于传统硬件厂商,我想引用fiil耳机ceo邬宁的一段话:“对于智能耳机这一全新领域,传统硬件厂商不应执迷于智能这一概念,更不要因为大家都觉得这个概念很热,我们就去做跟风做这件事。”

就算媒体、行业、投资人炒的再凶,但消费者究竟需不需要(愿不愿意买单),还是要经过市场验证和用户反馈这一不变的前提。否则,一款没有成熟语音交互和算法的智能耳机落地,体验和应用都没有做好,被消费者认为是一款“智障”的产品,可就成为行业的笑话了。

转载:中国机器人网(原始来源:评论:0)

以上是网络信息转载,信息真实性自行斟酌。

版权/免责声明:
一、本文图片及内容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的观点和立场,如涉及各类版权问题请联系及时删除。
二、凡注明稿件来源的内容均为转载稿或由企业用户注册发布,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的目的;如转载稿涉及版权问题,请作者联系我们,同时对于用户评论等信息,本网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
三、转载本站原创文章请注明来源:中华厨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