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好友 厨具导购网站首页 频道列表
如何深层次看待服务机器人产业?
2024-06-14 06:53    5316    中华厨具网

随着现代科技的高速发展,“人工智能”时代的到来,科技改变生活,智能化对社会和人们的生活冲击将越来越大。许多发达国家纷纷将服务机器人产业列为国家的发展战略。

相对于中国市场,智能服务机器人作为产业转型升级的重要前沿方向,政府的逐渐重视,多项政策相继出台。2012年科技部印发的《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中,明确指出将服务机器人作为未来优先发展的战略高科技技术,并提出“以服务机器人应用需求为重点,研究设计方法、制造工艺、智能控制和应用系统集成等共性基础技术”。

服务机器人的核心技术包括人机交互、导航及路径规划、多机器人协调、人工智能、云计算等,具体涉及语音、语义、处理器、算法、通讯、大数据、云联网等,以实现服务机器人的自主性、适应性、智能型。另外,产业链上下游的整合,包括资金、系统、应用层开发等。服务机器人目前还存在关键技术尚未突破的瓶颈。

随着服务机器人市场的发展,不同形态、不同功能和不同场景的服务机器人产品不断涌现。而在服务机器人市场的红火和喧嚣背后,如何深层次看待服务机器人产业?如何把握服务机器人产业的发展趋势?

产业现状:

1、未来市场潜力巨大

工业机器人在生产线上应用比较多,离家庭/个人的生活服务比较远。随着人机交互技术的逐渐成熟,机器人直接面向家庭/个人提供服务,服务机器人产业就陆续成型了。服务机器人产业刚刚起步,尚处于一片蓝海,市场潜力巨大。

从核心技术模块到最终场景应用各个层面均处于起步阶段,国内外几乎处于同一起跑线,整个服务机器人生态及市场竞争格局还没有形成。许多的创业者、研究机构、投资机构都在思考并积极加入其中,苹果、谷歌等互联网巨头更是在加速推动服务机器人的产业化。

2、服务机器人需求量依靠产业化程度和技术突破。

在美国市场上,如irobot公司的家务机器人占据约90%的市场份额。irobot公司成立于1990年,2002年开始致力研发各类家务机器人。凭借先进的技术实力以及成熟的研发团队,irobot家用机器人自问世以来一直受到业界以及消费者的好评。

从扫地机器人需求量取决于“使用频次”和技术的突破。需求越强,频次越高的服务机器人场景越容易催化放量,目前产业化最成熟的是扫地机器人和客服机器人,其背后是高频需求的带动,发展迅速的是陪护机器人和早教机器人,其背后是刚性需求的推动,而其他机器人由于频次和需求均不及前述机器人,所以在产业化中处于相对初级的阶段。

产业框架:

机器人的技术突破和应用场景升级需要人工智能的推动,2016年人工智能领域主要关注的方向包括:

1)计算机视觉识别(以人脸识别为典型);

2)计算机自适应(以各类机器人为例);

3)各项细分底层技术领域(比如自然语言处理、机器学习和知识图谱)。

服务机器人产业链也是以人机交互技术、运动控制技术为基础,逐步向应用层延伸的逻辑。

发展

根据《规划》的要求,到2020年,以平台型智能服务机器人为代表的服务机器人的年销售收入在300亿元以上,预计2016-2020年复合增长率为71.8%。市场刚性需求与政策双向推动,加之技术逐渐成熟,服务机器人放量可期。idc统计数据预计,2014-2019年全球机器人市场规模的复合增长率达到17%,按此速度发展,到2019年,全球机器人的市场规模为1354亿美元,成长空间巨大。

服务机器人产业的兴起基础和条件已经具备,对于目前处于初步阶段的众多企业来说,如何通过技术创新和商业模式创新来点燃终端市场的刚需才是关键。

转载:中国机器人网(原始来源:评论:0)

以上是网络信息转载,信息真实性自行斟酌。

版权/免责声明:
一、本文图片及内容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的观点和立场,如涉及各类版权问题请联系及时删除。
二、凡注明稿件来源的内容均为转载稿或由企业用户注册发布,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的目的;如转载稿涉及版权问题,请作者联系我们,同时对于用户评论等信息,本网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
三、转载本站原创文章请注明来源:中华厨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