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好友 厨具导购网站首页 频道列表
“达芬奇”手术机器人凭何垄断整个医疗市场?
2025-07-18 09:20    9290    中华厨具网

达芬奇手术机器人又称“内窥镜手术器械控制系统”,是目前全球最成功及应用最广泛的手术机器人。广泛适用于普外科、泌尿科、心血管外科、胸外科、妇科、五官科、小儿外科等。达芬奇手术机器人在前列腺切除手术上应用最多,现在也已越来越多地应用于心脏瓣膜修复和妇科手术中。

“达芬奇”手术机器人凭何垄断整个医疗市场?

2021年,全球手术机器人市场规模预计将达到200亿美元

据wintergreenresearch报告,手术机器人市场规模在2014年为32亿美元,报告表示目前北美市场目前为最大市场,而由于政府医疗投入加大,医疗系统重组和人们对微创手术意识加强,未来市场重心将逐渐往亚洲市场转移。

并且,伴随着下一代设备、系统和器械的发布,手术机器人将从目前的大型开放手术,覆盖到身体中的微小部分。预计2021年将达到200亿美元。

外科手术机器人近年来取得了重大进展

随着机器人产业的不断发展,医疗机器人的发展逐渐受到全球更多高度关注,美国已经把手术治疗机器、假肢机器人、康复机器人、心理康复辅助机器人、个人护理机器人、智能健康监控系统定为未来发展的六大研究方向。

欧洲计划将建立“roboticsforhealth-care”网络,促进医疗机器人在欧洲的发展和应用。

外科手术机器人作为医疗机器人的一个分支,虽然问世不过短短10年,但同样取得重大进展。

目前,关于机器人在医疗界中的应用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外科手术机器人、康复机器人、护理机器人和服务机器人方面。

1994年出现的伊索被设计用来接受手术医生的指示并控制腹腔镜摄像头。其三个阶段的产品伊索-1000,伊索-2000和伊索-3000,充分体现了介入手术的特点。该机器可以模仿人手臂功能,实现声控设臵,取消了对辅助人员手动控制内窥镜的需要,提供比人为控制更精确一致的镜头运动,为医生提供直接、稳定的视野。至2014年,外科医师应用“伊索”已在全球做了超过7.5万例次微创手术。

1996年初,在伊索机器人的基础上,开发出了功能强大的视觉系统,推出主从遥控操作的宙斯机器人。宙斯机器人分为surgeon-side系统和patient-side系统,surgeon-side系统由一对主手和监视器构成,医生可以坐着操控主手手柄,并通过控制台上的显示器观看由内窥镜拍摄的患者体内情况。patient-side由用于定位的两个机器人手臂和一个控制内窥镜位臵的机器人手臂组成。

达芬奇手术机器人是目前全球最成功及应用最广泛的手术机器人,其也代表着当今手术机器人最高水平。实施手术时主刀医师不与病人直接接触,通过三维视觉系统和动作定标系统操作控制,由机械臂以及手术器械模拟完成医生的技术动作和手术操作。

达芬奇手术机器人简介

达芬奇手术机器人又称“内窥镜手术器械控制系统”。由总部位于美国加利福尼亚州阳光谷1995年成立的直觉手术机器人公司(intuitivesurgical)自行设计、生产及销售。

达芬奇机器人1996年推出了第一代,2006年推出的第二代机器人机械手臂活动范围更大了,允许医生在不离开控制台的情况下进行多图观察。

2009年在第二代机器人的基础上增加了双控制台、模拟控制器、术中荧光显影技术等功能,进而推出了第三代达芬奇si系统。

第四代达芬奇xi系统在2014年推出,灵活度、精准度、成像清晰度等方面有了质的提高,公司在2014年下半年还开发了远程观察和指导系统。

达芬奇手术机器人是目前全球最成功及应用最广泛的手术机器人。目前广泛适用于普外科、泌尿科、心血管外科、胸外科、妇科、五官科、小儿外科等。达芬奇手术机器人在前列腺切除手术上应用最多,现在也已越来越多地应用于心脏瓣膜修复和妇科手术中。

达芬奇手术机器人工作方式:

达芬奇手术机器人主要由3个部分组成:

1、医生控制系统;

2、三维成像视频影像平台;

3、机械臂,摄像臂和手术器械组成移动平台。

实施手术时主刀医师不与病人直接接触,通过三维视觉系统和动作定标系统操作控制,由机械臂以及手术器械模拟完成医生的技术动作和手术操作。

达芬奇手术机器人核心技术:

达芬奇手术机器人代表着当今手术机器人最高水平,它有三个关键核心技术:可自由运动的手臂腕部endowrist、3d高清影像技术、主控台的人机交互设计。

设备安装数量:

截止2016年6月30日,达芬奇系统全球累计安装3745台,其中美国有2474台,美国之外地区有1271台。

2016年上半年共安装240台,美国本土153台,美国之外地区87台;其中通过经营租赁方式的比重有所增加,在2016年上半年安装的240台中共有34台为租赁的形式。

完成达芬奇机器人手术案例数量:

截止2016年上半年,全球共完成达芬奇手术300万例,其中2015年全球共65.2万例,同比增长14%。2016年上半年全球达芬奇手术案例增长幅度大约为16%,美国之外的增长幅度大约为23%。

销售价格:一台达芬奇外科手术设备美国本土的销售价格在60万到250万美元之间,但由于达芬奇机器人的技术和市场被国外制造厂商垄断,买到国内的价格在2000万人民币左右。

除此之外,机器人的机械臂是一种高值耗材,使用时是临时安装到机器人上面,每条机械臂使用10次后便不能继续使用,机械臂的价格在美国从700美元-3200美元不等,国内大概每条10万人民币。

达芬奇外科手术设备每年的服务协议在10万美元-17万美元之间。

达芬奇手术机器人优缺点

优点

全球最成功的“达芬奇”手术机器人,凭什么垄断整个医疗市场?

从患者角度:

(1)手术操作更精确,与腹腔镜(二维视觉)相比,因三维视觉可放大10-15倍,使手术精确度大大增加,术后恢复快,愈合好。

(2)曲线较腹腔镜短。

(3)创伤更小,使微创手术指征扩大,减少术后疼痛,缩短住院时间,减少失血量,减少术中的组织创伤和炎性反应导致的术后粘连,增加美容效果,更快投入工作。

(4)术中对机体损伤大大减小。

从术者角度:增加视野角度,减少手部颤动,机器人“内腕”较腹腔镜更为灵活,

能以不同角度在靶器官周围操作,能够在有限狭窄空间工作;使术者在轻松工作环境工作,减少疲劳更集中精力;减少参加手术人员,提高效率,降低人力成本。

缺点

机器人做外科手术的成本比较高,每台医用机器人的最高成本200多万美元。

全世界仅有少数医院可实施机器人手术,因此使机器人手术的成本不能大幅度降低。

因此,手术费用明显比常规手术要高。

目前在中国批准上市的只有美国生产的达芬奇机器人手术系统,中国大陆、台湾和日本等也在加紧研制。

发展前景

国内手术机器人市场及现状

目前在中国等新兴市场,由于装机数量的局限,手术渗透率还很低,截至2015年12月,分布在全国各地的几十台“达芬奇手术机器人”在去年共完成手术11445例,历年总计完成手术22917例。

国内医疗机器人市场蕴含巨大潜力。

2010-2014年来全国医疗机构床位量以及住院人数年复增长率分别达到7.5%和9.6%,同时我国已步入老年化社会,老年人口数量年复增长率达到3.54%。

此外我国因中风、外伤等导致丧失劳动力人口也在节节攀升。

这些人群对微创、高效、优质的临床服务需求增加,巨大的市场需求将推动医疗机器人市场在我国得到快速发展。

国外产品垄断导致国内普及率低。

由于目前外科手术机器人生产商的技术和市场垄断,使得手术机器人的购臵费用高、手术成本高、维护费用高。

这就直接导致我国医院手术机器人的普及率远低于欧美,也不及亚洲日、韩等近邻。

目前,国内研究人员正在加紧研制各种手术机器人及其辅助设备、耗材。

从长远看,当前的手术机器人技术和市场的垄断地位可能被打破,手术机器人使用成本的下降是必然趋势。

转载:中国机器人网(原始来源:评论:0)

以上是网络信息转载,信息真实性自行斟酌。

版权/免责声明:
一、本文图片及内容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的观点和立场,如涉及各类版权问题请联系及时删除。
二、凡注明稿件来源的内容均为转载稿或由企业用户注册发布,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的目的;如转载稿涉及版权问题,请作者联系我们,同时对于用户评论等信息,本网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
三、转载本站原创文章请注明来源:中华厨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