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ot距离替代app还有很长的路要走,bots要想成为继app后的新入口,就必须形成入口、应用、分发平台等模式的生态链条,而目前来看这些生态尚未建立起来。
对话机器人优势明显 将成人工智能又一布局风口
近日,在2016世界机器人大会bots专题论坛上,台湾大学工程学院副院长黄汉邦,中国人工智能学会副理事长、日本工程院院长任福继,小i机器人总裁兼cto朱频频,nuance北亚首席解决方案顾问sashaagafonff等ai专家共同探讨了人工智能技术商业应用的未来趋势。
相比app bot有什么优势?
bot即智能对话机器人,被业界定义为后app时代的全新人机交互方式,譬如苹果siri,微软小冰,小i机器人虚拟客服等等。例如,目前用户可以用siri打开滴滴叫车,这意味着用户可以直接通过bots获取服务,而不需要进入app,不需要打开网站,不需要打开应用程序。与会嘉宾认为,当bots与所有服务打通,那么用户只需要bots即可,流量会全部集中在bots上,形成强大的入口效应和经济效益。
小i机器人总裁兼cto朱频频称,bots之所以能够成为后app时代最被认可和期待的交互方式,是因为具有多个超越app的独特优势。他认为,相对于app,bots更易于使用、开发和传播。bots只需要一个对话界面即可使用,不用多余的操作,而且开发bots是跨平台的,一款bot无论是微信、qq、网站、微博都可以适用。朱频频还表示,自然语言,比如文字、语音、图形,未来将是人与bots,bots与bots之间的沟通方式,这样的对话模式会让人们在人机交互时获得更自然、更便捷,更轻松。
gartner副总裁davidw.cearley称,从gartner报告《2017十大技术趋势发布》中可以看到,目前全球最典型的对话系统如applesiri、microsoftcortana、amazonecho、小i机器人等,他们的智能交互能力都是来自云端。“conversational ”可以嵌入一切服务应用中,人类与机器的沟通不再有障碍,会话系统将从聊天机器人演化到更广泛的数字网,而后者将扩展为更大范围的端点集合体,我们将每天都会利用其进行互动。
加拿大人工智能公司maluuba产品经理rahulmehrotra称,人工智能今天所做的研究就是帮助我们让bots能够更好地跟人类进行交流,在日常生活中,bots如果可以理解自然语言,它就会更接近人类。她进一步解释说,科技的趋势是现实世界和虚拟世界越来越接近,人类的需求在被不断满足的同时,操作也越来越傻瓜化。
不过,bot距离替代app还有很长的路要走。计算机行业首席分析师吴砚靖引用中银国际的研究报告结论称,bots要想成为继app后的新入口,就必须形成入口、应用、分发平台等模式的生态链条,而目前来看这些生态尚未建立起来。
bot领域会爆发投资热潮吗?
不过,在此次论坛上,bots首次出现在了2016年gartner智能机器成熟度曲线图中,这或许说明bot行业的成熟期即将到来。经济学家大胆预测,bots平台的开放意味着一个数百亿美元的市场,是后app时代最大的淘金潮。
吴砚靖在演讲中从投资的角度阐述了bots的趋势性,她表示,中银国际预计2017年bots的渗透率将达到5%,按照这样的规模来测算,市场规模是可以超过240亿,到2020年按照30%的渗透率来测算,我们认为bots会接近3000亿规模。朱频频称,小i机器人正在大力拓展bot服务,目前已覆盖了10多个行业100多个领域,占据了中国90%以上的bots份额。
转载:中国机器人网(原始来源:评论:0)
以上是网络信息转载,信息真实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