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好友 厨具导购网站首页 频道列表
工业4.0为德国制造业带来了什么?
2024-06-12 18:08    2547    中华厨具网

德国中央合作银行近日发表的一份研究报告表明,随着“工业4.0”框架下生产、供应和分销链的数字化,德国劳动生产率将迎来显著提升,到2025年与现在相比将会增长12%。该报告分析数据显示,化工、机械制造和电气设备产业将成为最大受益领域,2025年这三个产业的劳动生产率都将比2013年增加30%。该报告作者、德国中央合作银行高级经济分析师克劳斯·尼克施预测,一旦“工业4.0”形成第一个规模经济,那么根据订单需求灵活生产的模式将给德国经济带来转折。

根据“工业4.0”的要求,现有的批量生产模式将切换为全自动、个体化生产模式,即生产线根据个体顾客需求灵活变化的弹性生产模式。尼克施在报告中写道:“与国际平均水平相比,德国的劳动力成本偏高。如果德国的工业生产实现了这样的转变,那么其他国家即便拥有更廉价的批量生产成本,也将不足为惧。届时,不仅仅是个别德国企业,整个德国工业都将重新在专业性上变得不可替代。”

“工业4.0”进入人民的视线

定制生产模式必然会导致产品价格的上升。但从长远来看,为应对国际市场日益激烈的竞争,“工业4.0”带来的个体化生产必会把如何稳定并降低价格视为重要课题,并通过进一步优化技术来实现。

“工业4.0”作为德国的一项国家战略,势必会对劳动力市场造成影响。数字经济、物联网、弹性生产等一旦实现,一些生产线上的劳动力将退居二线,转变为维护者与管理者。未来,人们渴望更多个性化的产品,同样也会渴望更多个性化的服务。报告认为,大量劳动力会因此涌入收入水平较高的服务业,例如信息和通信科技行业,客观上提升劳动力的收入水平。

然而在看到积极影响的同时,德国不能忽视其带来的挑战。尼克施强调,随着劳动力的角色转型,“专业人才短缺”问题会更加明显。从劳动力角度来说,劳动力因原有教育与新岗位需求之间存在较大差距,无法立即补充到新岗位上,面临重新接受系统培训的压力;从企业角度来说,专业人才短缺带来的则是生产不畅造成的直接亏损。

根据德国信息技术与电子通信行业协会和安永会计师事务所的一项共同研究报告,57%的受访企业都在工业转型前感受到人才匮乏的窘境,“专业人才短缺”成为“工业4.0”推广道路上的最大障碍之一。

“与其说是机器取代了人,不如说对人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莱比锡商学院院长、“工业4.0”专家潘安德告诉本报记者,“‘工业4.0’意味着生产力整合,预示着未来会有相当一部分劳动力从原有岗位上被淘汰出局,然而劳动力整合也会产生很多新的岗位。如何去占领这些新岗位?对劳动者和企业而言都是新课题,机遇永远留给做好准备的人。”

来源:行业资讯

以上是网络信息转载,信息真实性自行斟酌。

版权/免责声明:
一、本文图片及内容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的观点和立场,如涉及各类版权问题请联系及时删除。
二、凡注明稿件来源的内容均为转载稿或由企业用户注册发布,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的目的;如转载稿涉及版权问题,请作者联系我们,同时对于用户评论等信息,本网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
三、转载本站原创文章请注明来源:中华厨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