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制造时代的来临已经初现端倪。继2012年阿迪达斯关闭位于中国的直属工厂后,今年,作为德国政府支持的工业4.0项目,阿迪达斯的自动化工厂将在德国开工,而工厂的核心,是以工业机器人全面取代人的劳动。
阿迪达斯的动向代表了制造业的趋势,这种趋势不仅中国hold不住,劳动力价格更加低廉的越南也hold不住。而中国的特殊境况在于,中国制造业在劳动力低成本优势不可仰赖、退无可退的情况下,技术的羽翼却尚未丰满。在这种情况下,中国制造业似乎患上了转型焦虑症。
相比几乎还一无所有的越南、印度等后发国家,作为全球制造业大国,我们更害怕失去,这是中国制造业患上转型焦虑症的宏观背景。而细究中国制造业的现状,其转型焦虑症至少有三大症状正在显现。其一,我国制造业转型焦虑症首先是、也主要是传统行业中小企业的焦虑。有专家指出,按照德国提出的工业4.0的标准,我国的制造业整体上处于工业2.0阶段、3.0尚待全面普及的阶段,正是在这种情况下,工业4.0对于大多数处于产业链下游的中小企业实属天方夜谭。
对于传统的中小企业来说,转型既缺少基础和方向,也缺少必要的支持。客观上讲,大量缺少竞争力的中小企业被淘汰将成为不可避免的现实。在宏观经济下行、低端制造业产能过剩的现状下,要求所有的企业都实现转型是不现实的,而对于实力薄弱的中小企业来说,智能制造离它们太远,但是,其中一些优秀企业能够尽可能地从粗放制造向精细化靠拢,才有生存下来的可能。这种淘汰式的竞争,必然会滋生出大量的焦虑情绪。
来源:行业资讯
以上是网络信息转载,信息真实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