功率模块从硅igbt技术过渡到基于sic mosfet技术是不可避免的。然而,从硅igbt时代留下来的外形尺寸偏好仍然阻碍着sic技术的商业化,因为它们已经被认为具有较高的寄生电感。三菱电机打破了这一僵局,开发出一种改进型nx封装,其内部母线结构适用于sic mosfet。
作者
narender lakshmanan,eugen stumpf,三菱电机欧洲有限公司
引言
过去几十年来,硅igbt芯片技术不断发展,从一代芯片到下一代芯片获得的改进幅度越来越小(如图1所示)。这表明每一代新芯片都越来越接近材料本身的物理极限。
图1:各代硅igbt在额定电流下eoff×vce(sat)的比较
诸如sic mosfet的宽禁带半导体提供了实现半导体总功率损耗的显著降低的可能性。使用sic mosfet可以降低开关损耗,从而提高开关频率。进一步的,可以优化滤波器组件,相应的损耗会下降,从而全面减少系统损耗。
挑战:sic mosfet的封装考虑因素
使用sic mosfet可以降低开关损耗,因为它们的开关速度比si igbt快得多。然而,在功率模块运行期间实现高开关速度存在一定的挑战。
开关过电压:mosfet关断期间的电压过冲(δvds)是功率模块封装的杂散电感(ls)和漏极电流变化率的函数(did/dt)。
图2:vds峰值与did/dt
图3:nx模块内部布局(左),传统nx模块turn-on电流波形(右)
从图2可以推断出,封装的内部电感越高,允许的did/dt最大值就越低。
内部电流平衡:功率模块的额定电流取决于封装内可并联的芯片数量。在静态和动态运行期间,保持芯片之间漏极电流的均匀分布非常重要。因此,功率模块封装的设计必须确保各个芯片之间的电流平衡。
外形尺寸偏好和挑战:额定电流在几百安培范围内的650v、1200v或1700v等级的半桥硅igbt模块广泛采用nx封装,该封装多年来已在工业、电源转换领域确定了自己的地位。理想情况下,保持现有功率模块外形尺寸(例如已有的nx封装)是有利的。然而,传统nx封装的内部电感(ls)约为20nh,因此不适合采用sic。此外,从图3中可以明显看出,传统nx封装要求硅igbt芯片沿功率模块的长轴放置。因此,芯片之间的动态均流并不是最佳的,这对直接采用sic提出了挑战。
解决方案:采用sic的低电感nx封装
为了采用sic,nx封装的内部布局进行了修改。修改后的nx封装内部横截面如图4所示。
图4:采用sic的改进型nx封装内部横截面
dc+和dc-母线采用“叠层结构”,尽可能靠近彼此(由绝缘层隔开),以最大限度地提高磁场补偿。此外,dc+和dc-母线直接连接到基板上,避免通过键合线连接到端子产生额外的杂散电感。而且,芯片不会沿模块的长轴放置(如使用硅igbt的传统nx设计的情况)。为了实现不同芯片之间的最佳均流,已经开发了一种优化的电路图形(参见图5)。经测得,改进后的低电感nx模块的内部电感为9nh。与传统的nx功率模块相比,寄生电感降低了约47%。
图5:改进型nx封装的内部布局(左),改进型nx封装的turn-on电流波形(右)
产品说明
图6:nx sic模块照片
nx sic模块已推出额定值为1700v/600a(fmf600dxe-34bn)和额定值为1200v/600a(fmf600dxe-24bn)并采用半桥拓扑结构(2in1配置)的两款器件。功率模块采用陶瓷绝缘基板(aln基板),并采用硅凝胶灌封。这两款功率模块采用的是基于三菱电机的第2代sic芯片技术。
性能基准
为了了解使用改进型sic nx模块带来的性能提升,可以考虑以下项目进行基准测试:
i. 改进型nx封装的影响(与传统nx封装相比)
ii. sic mosfet芯片技术本身的性能基准(与si igbt技术相比)
第i项可以使用图7所示的折衷关系来分析-感性电压过冲(sic mosfet为vds[v],igbt为vce[v])和turn-off关断能量(eoff[mj/pulse])。从图7中可以得出以下推论:考虑工作条件为dc-link=1000v,ic(或id)=600a和tvj=150℃
a)传统nx封装:红色曲线表示采用传统nx封装(ls=~20nh)的第7代1700v si igbt和第2代1700v sic mosfet的vce[v]。采用相同(传统)封装的sic mosfet有可能实现更低的关断损耗(eoff),但电感电压过冲无法在rbsoa(反向偏置安全工作区)内保持足够的安全裕量。
b)改进型低电感nx封装:蓝色曲线表示改进型低电感nx封装1700v sic mosfet的vds。可以看出,rbsoa可以保持在安全范围内,而不会影响eoff,由于ls=9nh,因此可以选择更低的关断栅极电阻。
图7:传统nx封装和新低电感nx封装第2代sic的vds峰值与eoff的关系。
包括第7代si igbt性能以供参考
第ii项可以使用图8进行分析,该图展示了第7代1700v硅igbt(采用传统nx封装)和第2代sic mosfet(采用传统和低电感nx封装)的功耗和结温比较。根据图8的结论:通过采用改进型低电感sic mosfet,在保持nx封装外形的同时,与si igbt模块相比,功率损耗可以降低约72%。因此,可以将开关频率提5倍(实现显著的滤波器优化),同时保持最高结温低于最大规定值。
图8:考虑到传统和新低电感nx封装,第7代硅igbt和第2代sic的归一化功率损耗
总结
为了保持竞争优势,同时也为了使最终用户获得经济效益,一定程度的效率和紧凑性成为每一种功率转换应用的优势所在。每一代硅igbt都以同样的理由——更好的功率损耗性能——成功的取代了上一代产品。随着硅igbt技术的发展达到饱和,sic mosfet变得越来越有吸引力。从硅全面过渡到sic的最后一个技术前沿是——采用硅igbt的功率模块的外形尺寸。三菱电机的改进型低电感nx封装和第2代sic mosfet旨在解决这一难题,从而为各种功率转换提供可行的解决方案。
参考文献
[1]k. hamano, et al., “2nd generation high performance 4h-sic mosfets with 1.7kv rating for high power applications”, pcim europe 2019, isbn 978-3-8007-4938-6.
[2]k. ohora, h. matsumoto, t. takahashi, m. matsumoto, “a new generation igbt module with imb an 7th generation chips“, pcim europe 2015, isbn 978-3-8007-3924-0.
[3]t. takahashi, e. haruguchi, h. hagino and t. yamada, “carrier stored trench-gate bipolar transistor (cstbttm)- a novel power device for high voltage application” proc. ispsd 1996.
[4]ryo goto et al.,”advanced pkg technology for sic in the nx package”, pcim europe 2023. doi 10.30420/566091120.
来源:中自网
以上是网络信息转载,信息真实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