迈向国际智造名城
9月1日,记者从市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了解到,今年,我市共有19个“机器换人”项目入选了全省百项“机器换人”示范项目,入选项目数量居全省第一。杰克、永高两家企业还入选了全省首批“机器换人”示范企业名单。
市经信委产业投资处处长胡坚表示:“‘机器换人’入选项目数能取得这样的成绩,和相关企业对‘机器换人’的积极性提高分不开,管理部门强化政策引导,着手建立市场推进机制等也起到了一定的作用。”
“机器换人”扩面升级,助推工业企业发展
去年,我市出台了《2014年度台州市“机器换人”实施方案》,旨在加快装备制造业的发展,全面推进台州工业转型升级。在此基础上,今年我市又出台《2015年台州市“机器换人”扩面升级工作计划》。
按照《工作计划》,“年度市本级制造业转型升级技术改造专项补助资金安排将继续向‘机器换人’项目倾斜”。同时,我市将从资金盘子中专门切出一块,予以专项支持市区“机联网”(工厂物联网)项目,通过公开招投标的形式,对市区符合条件的“机联网”项目实施竞争性资金分配,最高补助比例不超过35%。
“机器换人”工作的持续展开,对我市工业企业劳动生产效率及经济利润产生了切实提升。相关数据显示,去年,我市工业全员劳动生产率提高了10个百分点;今年上半年,在经济新常态的环境下,我市工业企业利税总额仍然增长了12.1%,利润总额增长了14.6%,亏损率下降20.8%。
永高股份有限公司的基于物联网的数字化车间技术改造项目是19个入选项目之一。永高研究院常务副院长梁志超介绍:“这个项目实现了全过程的自动化操作,能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的质量,降低人力成本和用工压力。项目实施后产品一次合格率从94.5%提升到了98.5%。用工人数可以减少150人,年增产值达到了5500万元,可新增利润3150万元。”
分行业加快推进,搭好行业性服务平台
从去年开始,推进块状经济“机器换人”的行业试点,成为了我市深化“机器换人”工作的一个重要着力点。在去年的基础上,试点行业范围要继续拓展,金属资源再生、泵阀、塑料、汽车关键零部件等一批行业的“机器换人”还将重点推进。
去年底,温岭的制鞋行业成为了全省首个行业“机器换人”创新试点单位。如今,在温岭不少鞋企的生产面貌已不同于以往。浙江必克体育用品有限公司董事长袁康宁说:“我们投资600多万元引进了自动化生产流水线。和以前相比,完成相同的制鞋工序,至少可以减少七成人工。”温岭市经信局局长徐寅表示,鞋业的转型升级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研发和设计始终是温岭鞋业的短腿,下一步“补短”是关键。温岭将建设鞋业转型升级示范区,设定企业准入标准和条件,打造一批产品质量、技术和品牌等方面具有示范效益的企业,以质量示范促产业转型。
塑料制品行业也是我市的一个特色产业,据悉,我市每年的塑料原料用量超过500万吨,占全国的十分之一。在8月27日召开的全市塑料制品行业“机器换人”工作推进现场会上,来自全市多个部门的人员与各地企业代表对四家塑料制品企业进行了实地考察走访。在星威国际家居有限公司的仓库内,随着设备的运作,一件件货物从货架上被取下,自动运至集装箱装柜,便捷的操作过程吸引了大家的注目。据介绍,该企业建立自动化存取仓储系统后,收发效率有了大幅提高,仓库总储存量扩大到了近3万立方米,员工的劳动环境与劳动强度都大为改善。
“机器换人”不是只靠简单的设备投入,还需要技术部门和工程服务机构对企业的生产流程等进行自动化、网络化、智能化改造。如何解决企业在这方面的实际需求?胡坚说:“台州市县两级都将建立中介服务机构,由各大专院校和科研机构的专家、行业龙头企业、主要设备供应商等组成。”去年,我市已经成立了包括台州学院、浙大台州研究院和力太科技在内的“机器换人”综合指导组,今年又依托台州职业技术学院成立了中小企业“机器换人”服务中心。
目前,省里已经成立了22个不同行业的专家服务组,我市将积极主动地和这些专家服务组联系,与其中的工程服务公司建立联系,将他们请进来,争取在台州设立服务点,为企业提供更好的技术和装备。
转载:中国机器人网(原始来源:评论:0)
以上是网络信息转载,信息真实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