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好友 厨具导购网站首页 频道列表
紧急提醒!谨防误食野生毒蘑菇引起食物中毒
2024-06-05 16:44    8548    中华厨具网

食品安全警示

时下东莞市进入春季,气温回升、雨水充沛,菌菇类生长旺盛,是误采误食毒蘑菇的高发季节。为有效预防误食野生毒蘑菇中毒事故的发生,市场君提醒广大市民:不要随意采集、买卖、食用野生蘑菇等菌类。

毒蘑菇种类繁多

毒蘑菇种类繁多,必须高度重视。毒蘑菇又叫毒蕈,广东常见剧毒蘑菇种类有白毒伞(致命鹅膏)、灰花纹鹅膏、黄盖鹅膏白色变种、粘盖包脚菇、簇生沿丝伞(簇生黄韧伞)等。毒蘑菇与食用菇类外形相似,鉴别需要具备专业知识并借助一定的仪器设备,仅靠眼和根据形态、气味、颜色等外貌特征难以辨别,极易误食而引起中毒。

误食毒蘑菇后果严重

毒蘑菇毒性很强,必须严禁食用。毒蘑菇中毒的临床表现复杂多样,误食后可出现恶心、呕吐、腹痛、腹泻等胃肠道症状以及精神亢奋、精神抑制、精神错乱、幻觉等精神症状,严重的可出现溶血、肝脏和肾脏损伤等严重症状。目前对有毒蘑菇中毒尚无特效疗法,且中毒症状严重,发病急,死亡率高。为预防毒蘑菇中毒,不要轻信民间或网传的一些没有科学依据的毒蘑菇鉴别方法;不要轻易采食野生蘑菇或来源不明的蘑菇;对于市场上售卖的野生蘑菇,也不能放松警惕,尤其是没吃过或不认识的野生蘑菇,不要轻易食用;家庭要慎食野生蘑菇;禁止集体聚餐、餐饮服务、民俗旅游等单位自采、加工、食用野生蘑菇,确保公众饮食消费安全。

发现症状需速就医

一旦出现症状,必须尽快就医。如有市民食用蘑菇后出现恶心、呕吐、腹痛、腹泻伴头晕、头痛、四肢乏力等症状,务必立刻到正规医院诊治,最好携带剩余蘑菇样品,以备鉴定蘑菇的种类,确定有效的治疗措施和判断预后。

警惕毒蘑菇“假愈期”

此外,要特别警惕毒蘑菇中毒“假愈期”。部分病人经治疗后,急性胃肠炎症状逐步缓解甚至消失,给人以病愈的感觉,其实此时毒素正在通过血液进入肝脏等内脏器官,侵害了实质脏器,会在1~2天后病情迅速恶化,累及肝、肾、心、脑等脏器,以肝脏损害最为严重。所以,在中毒初期症状缓解时,仍应留在医院积极接受治疗,观察一段时间,确保病情稳定好转再出院。

下面请跟着市场君来认识一下广东省部分常见的剧毒蘑菇吧!

白毒伞

来源:东莞市场监管

以上是网络信息转载,信息真实性自行斟酌。

版权/免责声明:
一、本文图片及内容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的观点和立场,如涉及各类版权问题请联系及时删除。
二、凡注明稿件来源的内容均为转载稿或由企业用户注册发布,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的目的;如转载稿涉及版权问题,请作者联系我们,同时对于用户评论等信息,本网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
三、转载本站原创文章请注明来源:中华厨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