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好友 厨具导购网站首页 频道列表
全国放鱼日 天津向渤海湾增殖放流百万尾
2024-06-05 11:17    1394    中华厨具网

今年的6月6日是第七个全国“放鱼日”。上午,天津市农业农村委在滨海新区中心渔港组织开展了以“养护水生生物资源,促进生态文明建设”为主题的增殖放流活动,共向渤海湾投放中国对虾、三疣梭子蟹、半滑舌鳎、松江鲈鱼、大泷六线鱼、许氏平鮋、海蜇等各类苗种约100余万尾。该活动将对修复渔业种群资源、改善水域生态环境,促进渔业增效、渔民增收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

据了解,今年本市计划在渤海湾、海河、于桥水库、潮白新河、独流减河等重要渔业水域放流鱼、虾、蟹、贝等各类苗种共10亿单位,放流品种20余个,截至目前已投放完成各类苗种9.5亿单位。

天津市农业农村委副主任李志荣介绍:“增殖放流对生态环境恢复很重要。比如我们在渤海湾增殖放流毛蚶、菲律宾蛤仔等贝类,可以有效减少海洋中氮磷的含量,改善海洋生态环境。近几年,我们在大神堂国家级海洋牧场示范区每年投放贝类1亿粒以上,据监测该区域水质连续多年好于周边水域。此外,在内陆水域增殖放流鲢鳙鱼、草鱼等滤食性鱼类,可以有效抑制水华的发生,连续多年在独流减河开展了鲢、鳙鱼增殖放流,其水质较以往明显改善。”

李志荣介绍,增殖放流还能显著提升渔业经济效益。2020年放流中国对虾和三疣梭子蟹后,秋汛中国对虾可捕量约为439吨,实现产值近9000万元。三疣梭子蟹可捕量约为596吨,实现产值4000余万元,持续增加渔民收入。

据悉,“十三五”期间,本市共向渤海湾近岸、大型水库、市级主要河道,投放中国对虾、三疣梭子蟹各类苗种88亿单位,放流品种20余个。通过连续多年的放流效果评估显示,渔获物的数量和种类逐年增多,增殖放流对渔业资源恢复、水质环境改善所起的作用正在日益显现。

来源:津云

以上是网络信息转载,信息真实性自行斟酌。

版权/免责声明:
一、本文图片及内容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的观点和立场,如涉及各类版权问题请联系及时删除。
二、凡注明稿件来源的内容均为转载稿或由企业用户注册发布,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的目的;如转载稿涉及版权问题,请作者联系我们,同时对于用户评论等信息,本网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
三、转载本站原创文章请注明来源:中华厨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