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好友 厨具导购网站首页 频道列表
雨后秋粮田间咋管理?病虫害咋防治?
2024-06-05 08:16    2245    中华厨具网

秋粮面积占河南省全年粮食面积的47%,产量占全年粮食总产的45%,确保秋粮的丰产丰收对完成河南省全年粮食生产目标、保障国家粮食安全有效供给至关重要。

目前河南省夏玉米处于喇叭口期,沿黄稻区水稻处于分蘖期,大豆处于分枝期,正是产量形成的关键时期。近段时间以来,河南省大部分地区遭受持续降雨天气,降水维持时间长,降水强度大,导致部分地区秋粮作物田间积水严重。如何做好雨后秋粮田间管理和病虫害防治,记者进行了采访。

切实抓好秋粮田间管理

持续强降雨给当前农业生产带来较大影响,7月23日,河南省农业农村厅发布雨后秋粮田间管理措施。

对水淹出现涝渍的田块,及时疏通地头排水沟和腰沟,迅速排出田间积水,无法靠水渠排水的田块,用水泵或人工排水,降低土壤湿度,促进根系和植株恢复生长,防止因积水造成早衰。

在可以下田时,选用“顶呱呱耘锄王”等机械在作物行间进行中耕,小农户也可采取人工锄地的方式进行中耕,同时进行培土,防止倒伏。

在当前大部分种肥同播的情况下,一般玉米亩追施尿素10-15公斤。水稻受灾严重的田块排水后,应分次少施氮肥,一般每次每亩不超过5公斤尿素,严禁重肥猛促,同时要补施钾肥5公斤,硅肥10公斤,促壮秆,攻大穗。大豆可进行飞防或叶面喷施尿素、磷酸二氢钾和硼肥等多种微量元素的混合液2-3次,对叶片发黄的地块要加入芸苔素,促根壮苗。

“对地势低洼,淹水时间较长、大部分植株不能恢复生长能力和被洪水冲毁的地块,要及时改种生育期较短的绿豆、短季蔬菜等,最大限度减少损失。”河南省经济作物推广站副站长、研究员贺桂仁表示。

雨后病虫害要早防

持续的阴雨天气,受灾地区作物受涝受渍严重,除造成直接损失外,还将诱发一系列病虫害的发生。

“玉米种植区重点加强王米大小斑病、南方锈病和草地贪夜蛾防控。”河南省植保植检站站长李好海表示,王米大小斑病和南方锈病病程短、蔓延快,损失重,对王米产量影响较大。各地要加强虫情监测,利用高空灯、诱捕器等密切监视草地贪夜蛾成虫迁入情况,加密田间幼虫调查频次,最大程度减轻对夏玉米危害。

水稻种植区要重点查治水稻叶瘟病、水稻“两迁”害虫。今年雨水来得早、雨日多且温度偏低,对稻叶瘟流行危害十分有利。各地要加强监测,做到早发现、早用药、早封锁。

花生种植区雨后田间高温高湿,容易导致花生叶斑病等叶部病害的发生,对达标田块,可以用戊唑醇、三唑酮等杀菌剂进行防治。

露天蔬菜种植区雨后或植株受损及高温高湿环境,往往导致软腐病、根腐病、疫病、灰霉病等各种露地蔬菜病害的发生,要对症防治,减轻病害发生程度。

来源:河南日报农村版

以上是网络信息转载,信息真实性自行斟酌。

版权/免责声明:
一、本文图片及内容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的观点和立场,如涉及各类版权问题请联系及时删除。
二、凡注明稿件来源的内容均为转载稿或由企业用户注册发布,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的目的;如转载稿涉及版权问题,请作者联系我们,同时对于用户评论等信息,本网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
三、转载本站原创文章请注明来源:中华厨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