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媒体报道《机器人产业“十三五”发展规划》已经完成初稿,预计年底将出台,这将对工业机器人与服务机器人同时产生利好。按照规划要求,十三五期间,工信部将重点推进工业机器人在轮胎、陶瓷等原材料行业,民爆等危险作业行业,锻造铸造等金属工业行业以及国防军工领域的应用;与此同时,服务机器人发展也将有顶层设计。
近年来,随着国内劳动力成本不断上涨,在制造业与服务业用机器人取代人工成为发展新趋势。尤其是在我国制造业正进行转型升级的当下,工业机器人正成为我国发力智能制造的重要武器。目前,工业机器人在国内的应用以汽车以及电子工业居多,汽车工业是工业机器人的最大应用领域。此外还有橡胶塑料、军工、航空制造、食品工业、医药设备、金属制品等领域。
我国已经成为全球最大的工业机器人消费市场,前瞻产业研究院提供的数据显示,2013年我国工业机器人产量销量为3.69万台,同比增长36.52%,购买量占全球工业机器人销量的五分之一;2014年工业机器人销量超过57000台,同比增长54%以上,继续保持高速发展态势。考虑到目前全球制造业工业机器人密度为55,而中国工业机器人密度仅为21,在国家制造业转型大背景下,工业机器人未来发展空间广阔。
与工业机器人发展态势相比,我国服务机器人较为落后。不过,今年6月,阿里巴巴、富士康与软银集团三者合作,将会共同研发情感机器人的消息,预计将兴起国内对服务机器人的研究与推广热潮,这将带动服务机器人发展。在服务行业劳动力成本上涨,老龄化趋势加强,各行业智能化的因素下,未来中国将成为重要的服务机器人市场需求国家。
综上可知,机器人产业“十三五”规划出台,将加速两类机器人产业发展,资本市场上也有望兴起机器人投资热潮,看好机器人、新时达、巨轮股份等在机器人全产业链上均有布局的企业;汇川技术、上海机电等布局上游核心部件生产的企业;以及博实股份、亚威股份、科远股份等重点拓展下游应用的公司的发展前景。
转载:中国机器人网(原始来源:评论:0)
以上是网络信息转载,信息真实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