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虽已落幕,但是硝烟还在四周弥漫着。纵观今年的高考作文题目,创新无处不在。怎样培养考生的创新思维呢?教育专家建议,可以尝试下机器人教育。近日,记者有幸采访到了朗训机器人教育集团的王主任,一起来看看他眼中的机器人教育究竟有何种魔力。
纵观目前的社 会现状,创新是一种十分优秀的能力,各行各业都离不开创新思维。但是这样能力的养成不是一天两天的事情,需要从小开始培养。对于小孩子来说,培养创新能力最好的办法就是手脑并用,不能只注重智力的发育,而忽视了动手能力的培养。机器人作为一门新兴的学科,在一些发达国家早就普及进入了中小学阶段的日常课程中,在我们中国,对机器人课程的重视程度也在日益提高。王主任表示,机器人教育可以在以下三个方面有助于创新能力的培养。
第一:激发创新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焦主任介绍,在朗训机器人的课堂上,老师会通过各种新颖的教学材料,比如积木、传感器、小灯泡等等来进行各种灵活多变的课堂活动,以此来吸引孩子们的兴趣,进而通过适当的教学引导和鼓励,激发孩子们的创新兴趣。
第二:动手的过程中学会思考
对于学生来说,主动思考问题是很重要的,而机器人教育则可以通过让孩子们动手操作,从而发现问题,继而思考问题,最后解决问题的能力。据焦主任介绍,在朗训机器人的教学活动中,会给学生充分的思考空间,鼓励他们在完成项目的过程中产生新的思路和想法,并帮助他们思考解决实际操作中遇到的各种问题的方法。
第三:增强创新的意识
意识往往是先于行动的,因此要想一个人创新性的去做某一件事情,必需首先让他具备创新的意识。在朗训机器人课堂上,老师会积极给孩子们创造一个自由开放的学习环境,充分尊重孩子们学习主体的身份,引导学生们变学习为主动,积极的运用所学理论知识去解决实际问题。在这样一个崇尚自由的学习环境中,孩子的思维就不会受到束缚,创新意识自然得到了加强。
最后,焦主任表示,素质教育的目的其实就是培养孩子们的创新能力,如今随着移 动互联网的飞速发展,各种智能化现象陆续出现,机器人教育势在必行。
转载:中国机器人网(原始来源:评论:0)
以上是网络信息转载,信息真实性自行斟酌。